“空鼻症”到底是啥病
发布日期:2013-11-08
多种原因引起鼻黏膜或骨质萎缩,导致鼻腔宽大,产生鼻干、头痛等不适
近日震惊全国的浙江温岭伤医案牵出了一个大众不熟悉的词——“空鼻症”。据报道,温岭伤医案的嫌疑犯就是因为患了这种严重的鼻病,久治不愈,出现精神问题继而迁怒于医生。对此,《生命时报》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耳鼻喉科梁勇教授,请他解读“空鼻症”到底是怎么回事。
“空鼻症”真有其病吗
11月3日下午,记者在网上查找“空鼻症”,出现了16个与其相关的QQ群,其中,“空鼻症病友群”和“空鼻症自救联合会”的群友都超过400人。记者加入其中一个,群里关于萎缩性鼻炎、鼻中隔手术等的讨论一直很火热。不少人都是刚刚才得知“空鼻症”这一疾病,希望找到病友,共同克服疾病。
梁勇告诉记者,目前医学上对“空鼻症”这一疾病名称还有争议,也有人称之为“鼻腔宽大症候群”,但作为一种临床现象的确存在,对其病因、发病机制以及诊断治疗也在进行不断的探讨。正常鼻腔有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加温和湿润吸入鼻腔空气的功能。但“空鼻症”这一病症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鼻腔黏膜甚至骨质的萎缩,鼻腔解剖结构发生变异,鼻腔通道变宽大,丧失了加温加湿的功能,患者会有鼻腔干燥、鼻痛、头痛、咽部不适的感觉。
3种情况可致“空鼻症”
针对网上所说的鼻腔手术会导致“空鼻症”,梁勇解释说,“空鼻症”可能由3种情况导致:一是先天性或后天性鼻腔自身的解剖结构出现异常;二是因萎缩性鼻炎、特殊鼻腔炎症等后天性疾病导致鼻腔黏膜或骨质破坏;三是由手术所致,其中既包括了诸如鼻腔肿瘤切除等不得不进行的手术,也存在因医生经验不足或对病情把握不够而导致的鼻腔结构切除过多,也就是手术并发症。在临床上,对于一个经验较为丰富的医生来说,由手术引起的“空鼻症”并不多见,因为医生在手术前对可能引起的并发症会有充分的考虑。
梁勇进一步解释,由鼻甲肥大等疾病引起的鼻道阻塞,实施部分鼻甲切除是耳鼻喉科的经典治疗方法,目的是改善通气。但近年来,学术界开始强调对鼻甲、鼻中隔等结构的保护,若没有手术指征,医生不能随便切除。但梁勇同时指出,鼻甲部分切除术的度有时不易把握,不同医生会有不同判断,因而手术导致“空鼻症”的个别情况在所难免。
鼻腔手术并无滥用
当前环境下的医患纠纷多出于患者对医生的不理解,因此一些相关报道也把矛头直指鼻腔手术滥用。对此,梁勇教授表示,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近些年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很高。不少病人会反复发作,需要反复治疗,因此不排除个别医生把握不好手术适应症或手术尺度的问题。为了一次性让患者获得明显的疗效,个别医生会将患者鼻腔的通气空间变得宽大,但绝大多数医生会遵循指征。对此,梁勇建议,医生一定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手术以及手术的范围,有时候宁可保守一点。术前一定要跟病人说清楚可能出现的术后症状与风险。患者则要相信,一个负责任的医生在考虑手术时,一定会分析预期的效果和风险。
最后,专家建议干燥性、萎缩性鼻炎患者可以用温热的生理盐水洗鼻,可滴用一些润滑或保护性的药物,定期到正规医院复查和治疗。患者对待疾病应抱有良好的心态,千万别让鼻部不适影响到情绪,从而演变成心理问题。
(来源:生命时报 作者: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