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医院

找专家

查疾病

约门诊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医改专题

郊区新院破解“急诊缺人”
发布日期:2014-02-17

困扰许多大医院的急诊缺人现象,却在公立医院改革“试验田”——郊区新建医院成功破解。

作为申城调整医疗资源布局“5+3+1”工程项目,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2012年在宝山顾村正式运行。独有华山特色的红砖小楼、明亮宽敞的门急诊大厅,难掩院长汪志明心底忧虑,“周边居民对缓解急诊难的呼声很高,可连市区医院都缺急诊医生,郊区该怎么办?”当时,北院仅从总院带来一名急诊骨干,其他都未落实。

去年底,情况有了逆转,急诊俨然成了这家新建医院“最得意之作”:20余名急诊医生工作出色,每日稳定在200余号急诊量。危重抢救成功案例不少:宫外孕大出血病人历经急诊、重症监护(ICU)的接力,最终生还;急性腹痛老人同时发现急性心梗,全力抢救后,顺利康复……宝山地区居民由衷感叹,“看急诊再也不用跑远路了!”

短短一年,急诊服务从无到有,没有一人跳槽转岗,华山北院急诊既满足了居民需求,又为他院提供了成熟经验。这一切,皆缘于“公立医院改革”的创新探索。

开院伊始,由9人组成的医院理事会明确:医生所有绩效分配与药费、检查费“脱钩”,直接“挂钩”服务量、服务质量、满意度、工作难度系数等。于是,以往医院里“最辛苦又赚不到钱”的急诊医生待遇有了转机——相比同级别医生,急诊绩效分配确保高10%。这一决定最终在职代会上以92%高票通过。

待遇之外,建制改革更是创举。过去,急诊人员通常由各科室轮转,分科太细,容易相互推诿;北院采用“急诊危重医学一体化管理”模式,一年内医生4个月坚守急诊、8个月在重症监护室(ICU),平日有情况两者互动,解决了急诊医生难评职称、没空写论文等诸多问题。政策先导,华山北院再招聘十余名急诊医生,扩大队伍实力,前往应聘者不少。

对病人来说,体验尤为真切。一样是看急性腹痛,不再有胸外科、普外科相互“踢皮球”,只分内科、外科的急诊一路救治随访,负责到底。而医院实行的药品“零差率”、耗材公开点评等,持续压缩费用,让利病家。数据显示:一年来,华山北院每月药品让利50余万元,基本药物应用控制在40%左右。汪志明坦言,“有政府托底,当院长无需再考虑赚钱事宜,我们的服务目标只有一个,让病人满意。”

记者从申康医院管理中心获悉:华山北院的急诊模式将向其他郊区新院乃至市区医院推广。在这片医改“试验田”上,还将探索全预约问诊、门诊时间确保10分钟等,切实化解病人的看病难、看病贵。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顾泳)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