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医院

找专家

查疾病

约门诊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合理用药

中医药如何治疗脏腑风湿疾病?
发布日期:2021-11-19

  中医药如何治疗脏腑风湿疾病

  临床有一类疾病,缠绵难愈,每遇外感而加重,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风湿性心脏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然而,由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漫长病程,许多医生完全忘记了外感和此类疾病的原始关联!

  病人得了感冒就治感冒,合并感染就抗感染,完全没有意识到此时的外感是疾病加重的诱因,发作期乃是透邪的最佳时期!更谈不上能够辨识此类疾病就是“脏腑风湿病”!其它如硬皮病、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过敏性紫癜、白塞氏病、银屑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病、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胶质瘤、哮喘等继发的肺间质病变、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溃疡性结肠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等疑难复杂性疾病,也都有类似的状况:只顾当前,忘记出发。

  有趣的是,上述许多疑难病,西医把它归类为风湿病,中医把它叫做“痹症”,异曲同工。

  中医治疗这类疑难复杂性疾病,有一定优势。其优势在于改善环境,在于抓住了这些疾病的共同源头——风寒湿。

  脏腑风湿,是指风寒湿邪直中脏腑或五体,留而不去,邪伏于脏腑或内舍于脏腑而成的痼疾,每遇复感引动伏邪,则病情加重的一类疾病。

  脏腑风湿病有以下特点:

  外邪伏留,盘踞脏腑,反复发作,发作一次,病加一层,越久越虚。复感为透邪之机。运用疏风、散热、透表、启玄、清络、散瘀、温阳、散寒、通经、润燥、补中、升阳、除湿、化痰、宣肺、布津等方法,适时透邪为要。伏邪常与痰浊瘀毒交错混杂,而成顽疾。久病入络,可成积、成瘤、成癌,故需积极治络。风寒湿三邪,寒最紧要,湿最缠绵。内湿与外湿狼狈为奸,则病益坚固。内湿源于脾,故调理脾胃,散寒除湿,实为治疗脏腑风湿病之第一大法,无湿则风不驻、寒易散矣。发作期坚壁清野,缓解期扶正培本,以待战机。始终要顾护阳气。

  脏腑风湿的发生,非一日而就。乃风寒湿邪与内生的痰浊瘀毒,相互盘结日久而成。故而在透邪外出的同时,需兼化痰、消瘀、通络、解毒、清热、温阳、消食、通腑、降浊等法。这些合法的运用一来可直接消除致病因素,二来有助于邪气的外透。如运用升降散治疗肾病时,需因病加减,有热毒者加金银花、白花蛇舌草等;肠腑不畅,食积内停者加焦三仙、焦槟榔等。寒湿内停者,加干姜、茯苓等。

  总之,脏腑风湿的提出为一些疑难顽症的治疗提供了的思路,尤其在病机不明或久治不愈的情况下,从脏腑风湿角度论治,给“宿邪”以出路,或可收佳效。

  (东方国际中医诊疗中心特邀专家 周毅德)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