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世界肝炎日主题为“消灭肝炎”。我国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区,近年来,随着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逐年下降,尤其是新生儿携带率大幅下降。但据2015年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我国仍有约2000万慢性乙肝患者。正确认识乙肝及时配合治疗,对于乙肝的防治至关重要。
近年来,公众“谈肝色变”的现象有所缓和,但恐惧心理依然存在。那么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乙肝有三种传播途径:第一是经血液传播,例如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第二是母婴传播即垂直传播,第三是性接触传播。聚餐、讲话、握手等日常活动并不容易传播乙肝。因此,了解这些传播途径采取适当预防后,大家不用过于害怕。
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我国新生儿乙肝患病率大幅降低,那么打了疫苗是否意味着不会感染乙肝?
在规范使用乙肝疫苗后半年内,接种者一般都能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当然也有少部分人在接种后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滴度较低并未及时产生表面抗体。但即使是没有产生抗体,使用过乙肝疫苗的人在接触乙肝病毒后依然会引起免疫记忆从而抵抗乙肝病毒感染。因此,可以说接种乙肝疫苗后就不会感染乙肝。乙肝疫苗抗体滴度会随着时间降低,但不需频繁接种,10-15年补种一次即可。
除了疫苗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方法预防乙肝?
血液传播是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筛查血源十分重要,另外,血制品的使用也需要十分谨慎。对于母婴传播,除了接种疫苗外,乙肝病毒携带母亲在怀孕5-6月时可去进行检查,如果体内(血液)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查超过10的6次方容易传染给新生儿时,可以使用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等妊娠B级抗病毒药物和乙肝疫苗进行阻断,阻断率接近100%。对于性传播,乙肝感染者配偶可使用安全套来预防。杜绝多个性伴侣。
如果配合治疗,乙肝能改善到什么程度?
目前乙肝通过正规治疗可以达到接近治愈的状态,也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金牌、银牌、铜牌”。“铜牌”是指通过抗病毒治疗达到乙肝病毒DNA转阴且肝功能正常,“银牌”是指通过抗病毒治疗达到“大三阳”转“小三阳”,而“金牌”则是指通过抗病毒治疗达到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如果产生乙肝表面抗体,则可认为达到临床治愈。在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的使用中,使用干扰素达到“金牌”的病例更多,但绝对数量依然很少。
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乙肝?
首先我们要正确了解乙肝的传播途径和做好预防工作,乙肝在日常生活中不容易传染,消除恐惧感和偏见。其次,乙肝有较好的治疗药物,合理治疗并不容易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最后,乙肝患者无需自卑,去正规医院专科医生处咨询,接受合理治疗有助于自信心树立。
(专家简介:佘为民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