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焦点新闻

春季饮食 只此“青绿”
发布日期:2023-04-28

  万物复苏,春暖花开。人们的身体也随着季节的更替,逐渐生机勃发起来。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该如何进行养生保健呢?民以食为天,就先从饮食说起。

  食疗养生,调肝为要

  《黄帝内经》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根据自然界和人体阴阳消长的特点,所指定的四时调摄宗旨。春季自然界阳气初生,人体养生也应着眼于一个“生”字,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和宣达体内阳气。

  中医理论认为,肝主升发和疏泄,春气通于五行中属木的肝,因此春日养生宜以护肝为主要着眼点。

  根据中医五行学说,木能克土,即脾土易受到肝木的制约,所以春季养肝的同时还应顾护脾胃。

  春季饮食,烹调时要少油少盐,多用炖、蒸、煮、炒等方式,少用煎、炸、烤、熏等。对于老年人,或者脾胃虚弱的人群,可以多食用如山药粥、红枣粥、百合薏米粥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五味调和,减酸增甘

  “减酸增甘”是中医春季的饮食调养原则。药王孙思邈指出,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宋代养生学家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进一步解释,“春,肝气旺,肝属木,其味酸,木能胜土,土属脾、主甘,当春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这也就是说,春季养生食疗,当着眼于调肝护脾。

  春季冷暖交替,气候多变,肝气容易抑郁或过旺。《黄帝内经》有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也就是说,在春季,可以通过多食用甘味的食物,如五谷中的糯米、黍米、燕麦等,蔬菜中的冬葵、南瓜、山药、胡萝卜、莴笋、白菜等,果实类如大枣、桂圆、荔枝、葡萄干等,通过健脾补气,缓肝之急,缓解肝旺所致的抽掣、吞酸、胀痛、拘挛等不适;可以通过多食辛味的食物,如葱、姜、韭菜、大蒜、香椿、竹笋、豆芽、荠菜、薄荷等,助肝发散,缓解肝气郁滞所引起的叹息、胀闷、食欲减退等。

  五色搭配,青绿为主

  中医认为,青色入肝,因此在春季应多食用青色的蔬果来顺应肝脏升发、疏泄的特性。可以选择当季的绿色时令蔬菜,如豌豆苗、马兰头、荠菜、芹菜、油麦菜、春笋等。

  豌豆苗: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非常适合春季食用,它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等。

  芹菜:清热平肝,除烦消肿,清肠通便,镇静健脑,还能降血压,所以对于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都非常适用。

  荠菜:民间流行有“三月三,荠菜当灵丹”。荠菜不仅营养丰富,还能清肝明目,利水消肿,是春季定要品尝的蔬菜。

  马兰头:能清热利尿,消肿止血,不仅对治疗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小便灼热等有一定帮助,还对病毒性肝炎、慢性气管炎有一定作用,确实值得大家食用。

  温凉适宜,增强体质

  春季的饮食调养不仅顺应阳气初生、肝木升发的特点,还要兼顾气候的变化,温凉适宜。

  早春为冬春交换之时,天气还比较寒冷,应多吃用葱、姜、蒜、韭菜、豆豉、春笋、香椿等温补性食物烹饪的菜肴及汤羹,如韭菜炒蛋、荠菜春笋煲、香椿鲜虾、生姜暖胃粥、鸡肉粥等,有助阳气的生发,调节免疫,预防疾病;少吃黄瓜、冬瓜、茭白、莲藕、绿豆等性凉的食物,以免损耗阳气。

  随着天气转暖,气温日渐升高,饮食宜由温转凉,稍偏清凉祛湿。增加赤豆、百合、薏苡仁等偏凉食物,多吃荠菜、海带、海蜇、紫菜、鸭肉等。此时,要注意少食麻辣火锅、羊肉等大辛大热之品,以免酿生内热,耗伤肝血。

  调配茶饮,增进健康

  春季新茶上市,茶为树之嫩芽,具有舒展之性,为疏肝护肝之妙品。

  体质平和或偏热的人可选择绿茶,素有脾胃虚寒者则可选择红茶或乌龙茶,长期饮用,能够增进健康。

  对于不喜欢喝茶的人,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自身情况调配一些养生茶饮。如老年人多适合菊花枸杞茶,具有养肝清肝、润燥明目的功效,可改善视物模糊,腰膝酸软,干燥口干;年轻女性可以调配玫瑰花茶,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功效,对于妇人月经不调,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春困或者胃口欠佳者可以调制薄荷茶,能够解郁理气,和胃消食,清热疏风,健胃助消化,并能提神醒脑,预防感冒。

  以上是春季饮食调养主要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由于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尽相同,或者伴有一些基础性疾病,所以在具体运用上还要兼顾自身特点,不可偏执于某一方面。

  饮食养生的终极目标,是利用食物的寒热、气味、补泻等特征,调整自身的气血阴阳和脏腑功能存在的偏颇,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来源:文汇报 作者岳小强为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