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焦点新闻

走进国际多发性骨髓瘤关爱月
发布日期:2023-03-21

  每年3月是国际多发性骨髓瘤关爱月。骨髓瘤是血液系统中相对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在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排第二,仅次于淋巴瘤。

  早发现、早确诊、早干预

  上海长征医院血液病科主任、全军骨髓瘤与淋巴瘤疾病中心主任杜鹃介绍,国内骨髓瘤发病高峰集中在60~70岁,中位发病年龄在65岁左右。多发性骨髓瘤是老年群体比较高发的疾病,人口老龄化势必导致患病群体的占比增高。多发性骨髓瘤有四个典型症状,也叫“CRAB”——C代表高钙血症,R代表肾功能不全,A代表贫血,B代表骨骼破坏。俗话说,防患于未然,最重要的是能够在未出现明显症状的时候完成早筛早诊,建议老年人要坚持定期体检。同时,希望通过骨髓瘤关爱月的宣传,普及早发现的知识,树立早确诊的意识,尤其是高危群体,比如60岁以上人群,建议在体检中筛查一些关键指标,如血清游离轻链等,以利于对高危人群及早干预。

  治疗手段给力促生存期延长

  骨髓瘤治疗的革新与进展,让人期待,令人振奋。从本世纪初的沙利度胺、硼替佐米,直到免疫调节剂,产品的代际更替非常快。近5年免疫治疗发展迅猛,特别以CD38单抗(达雷妥尤单抗)及CAR-T免疫治疗为代表的创新治疗方案,让骨髓瘤患者明显得到了疗效的进步和生命的延长。随着新药和新疗法的不断问世,以达雷妥尤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方案的出现并纳入医保,这种疾病有望成为可控的慢性病。

  见招拆招 应对复发

  多发性骨髓瘤,这个“多”不仅表现在临床症状的多样性、起病形式的多样性,更为重要的是病情反复的多样性,所以复发不可避免。骨髓瘤治疗的黄金阶段有两个:第一次诊断和首次复发,是患者获得持久缓解的重要契机。

  面对复发,临床上是有对策的,概括为:“换药”,原来药可能已经耐受或者耐药了,就换一种药;“加药”,比如患者原来只是两种药组合在一起,可以加一种,或者在三种组合上加一种;“新药”,就是换成新的作用机制的药物。

  上海长征医院专注骨髓瘤诊疗40余年,始终以提高患者疗效、改善预后、延长生存为己任。杜鹃主任表示,在整体治疗过程中,医生始终与患者并肩作战,希望患者不要畏惧,要有信心,相信随着临床诊疗水平的进步,患者只要尽早接受规范治疗、坚持用药、定期复查和评估,就一定能够显著提升疾病缓解率,逐步迈向和实现“临床治愈”的治疗目标。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凌溯)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