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慢性肾病的患病率约为10.8%。
为了提升全社会对慢性肾病以及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的科学认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肾内科主任医师陈楠倡导重视慢性肾病的早期筛查和预防。
2012年,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KDOQI)提出了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微量蛋白尿、肾功能受累伴有高血压,以及B超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GFR下降(<60ml/min·1.73m2)(1.73m2为人体的标准体表面积)超过3个月,即为CKD。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未被充分认知的致死性疾病。
UACR医学上是指尿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是检测早期肾脏损伤的重要指标。
随机尿测定是目前最常用、最易行的UACR检测方法,一般是取清晨第一次尿并且是清洁中段尿作为尿液标本。
UACR测定的临床意义是能反映早期肾损伤的情况,并且对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升高常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肾炎、妊娠子痫前期、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等。
陈楠教授特别强调慢性肾脏病早筛早诊早治关口前移的重要性。
一旦发现微量蛋白尿,应抓紧治疗窗口期尽早干预,全力逆转,减慢进展,争取完全阻断。
慢性肾病的常见病因包括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多囊肾、风湿免疫疾病、泌尿系感染等。
除了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进展为尿毒症期以外,2型糖尿病、高血压也已成为慢性肾病发生、发展、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定期检测尿微量蛋白的同时,患者还要控制好自己的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体重和临床症状等。
每年的体检筛查不要忽略。
筛查的目的在于牢牢把握治疗窗口期,先于肾脏功能受到广泛损害前,给予患者适合的治疗方案,让患者恢复到没有蛋白尿的正常状态,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如果已经出现了肾脏功能受损相关症状,就应该到医院的专业科室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随着对肾脏病理的深入探索和研究,近年来许多创新药物应运而生,带来了治疗新选择。
临床研究显示,作为一种非甾体选择性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非奈利酮片独特的非甾体分子结构,可阻断盐皮质激素受体过度激活造成的有害影响,显著降低心血管复合终点事件风险14%和肾脏复合终点事件风险18%。
不久前,非奈利酮进入了医保执行名单,价格大幅下降近80%,不仅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让临床医生可以尽早为患者制定可及性高、为肾心提供双重保护的治疗方案。
从临床价值和医药经济学角度,对医生和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魏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