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养身保健>>秋季养生

“秋冻”还要防感冒
发布日期:2015-09-15

经历了漫长的夏季,秋天给了人们自然的凉爽。但偏有一些人在整个夏天没有感冒,一到秋天便染上的感冒。不是说“春捂秋冻”吗,怎么“冻一冻”就生病呢?

  确实,“春捂秋冻”是我国传统医学总结出来的养生之道。秋天,天气是逐日变凉的,9-10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虽降至10℃-20℃,但一般还是“凉而不寒”,过早地穿上厚衣服,身体与“凉”接触太少,体温调节中枢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调节体温的能力就下降,人体的抗寒能力随之下降,这就很难适应寒冷的冬季气候,所以适当地“冻”一下身体,会增加皮肤和粘膜对寒冷的耐受力,有利于人体的抗病防病。

  不过,凡事都不能走极端。科学的“秋冻”讲究“有意为之”和“循序渐进”,那种因大意而受凉(如长时间睡或坐在凉地面上),或是突然受凉(如在冷空气来临时还穿得很少,或是夜眠不盖被巾),就不属于“秋冻”之道了。事实上,不冷不热的秋天,恰恰是人体健康的“多事之秋”,许多疾病都容易在秋天被诱发或加重。最典型的,最多发的,当属秋季感冒了。

  夏秋之交(初秋),气温的日变化幅度常常较大。一方面是因为冷空气和降雨云团较强的原因,另一方面,在初秋时节,也是台风活动频繁的时节,经常有大雨大风,同时伴随着大的降温天气。即使在初秋时节,如果长时间冒雨行走,最容易直接受凉,从而诱发包括感冒在内多种疾病。所以,气温骤降时,不可一味贪凉求爽(如坐在石板、水泥地面上,或在风口中久留),否则,极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受凉,身体的抵抗力大大下降,感冒病菌便乘机长驱直入,侵犯身体,从而导致感冒。

  暮秋时节,天气变化更是频繁,北方冷空气时常入侵,“一场秋雨一场寒”,这样的气候规律对心血管病患者也是不利的,如果一味地注重“秋冻”,一旦气温突降,肌肤被寒冷侵袭,不仅容易感冒,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当有寒潮或冷锋天气出现时,不仅要增添衣被,患者早晚出门时最好能戴上口罩,以减少冷空气的直接刺激。对于一些年老体弱者,深秋时节不必固守“秋冻”法则,因为“暮秋”和“初冬”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界线,只要有寒潮降临,即可遵循冬天的一些养生之道。

  还有一点必须注意,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同样是秋天,北方和东部地区多半秋高气爽,而华西一带却常常秋雨绵绵,所以,这一地区的关节炎患者必须注意“秋捂”,即秋雨之时注意加强关节的保暖(如带上护膝),以避免或减轻关节的疼痛。

  预防秋季感冒,除了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密切关注温度变化外,在起居方面也要有所注意。夜晚入睡时,一定要盖上被单、 大毛巾之类的床上用品。如果刚睡时觉得有些热,可以把这些床上用品折叠好放在一边;当秋夜凉气袭来时,只要轻轻一拉,即可避免受凉。另外,在感冒流行季节,可用食醋薰蒸房间,对预防感冒有一定的作用。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霍雨佳)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