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优、雀巢等部分洋奶粉纷纷上调产品价格,其他部分品牌洋奶粉也准备涨价,新一轮的集体涨价或拉开序幕。(4月18日 中国网)
洋奶粉涨价并非什么新鲜事了,自2005年以来,洋奶粉涨价潮几乎每一两年就会出现一次,且提价周期越来越短,几乎每年四月份洋奶粉都会进行价格调整,这已经形成惯例。在通胀预期的大环境下,洋奶粉的悄然提价自然更加义正言辞。
洋奶粉阶段化连涨,涨价理由不外乎是产品更新、包装更新或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成本端上扬,无需横加指责,市场的根本动力源自商品利润,奶粉亦不例外,如果不涨价无法消化成本提升,那涨价自然理所当然。但一个事实是,洋奶粉屡次提价,根源并非因为生产厂家毛利率较低,无法维持正常经营,有些洋奶粉成本不足百元,但在零售市场上平均价格为二三百元,毛利润更是高达60%左右,已远非消化成本问题。另一个背景是,国家有关部门近期约谈17家行业协会,确保价格稳定,而奶业协会赫然在列,那么,洋奶粉何以能顶风涨价,不按套路出牌?
回答这个问题,不能单纯从量化供求关系上去理解,而是涉及市场定价权的归属问题。自三鹿“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之后,本土奶粉深陷信任危机,三鹿所占的18%的市场份额亦立马被洋品牌瓜分殆尽。与此同时,国产奶粉时不时被曝出问题,使市场品牌公信度急剧下降,而向来以质量叫卖的洋奶粉趁国产奶粉虚弱之际,大举攻占国内市场,市场份额一度达到65%左右。65%的占有比例意味着市场定价的主动权在握,效益优先的市场法则下,品牌地位的牢不可破自然能使其扼住中国市场命门,而无须顾忌消费者的消化能力和本土品牌的短期竞争排挤能力。
市场双向,交互自由,品牌强势是其一,洋奶粉打涨价牌成功的另一点是击中了消费者的心理软肋。教育上,我们谈“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奶粉又意味着孩子的第一笔投资,输在起跑线不可怕,可怕的是还在起跑准备阶段就选择了认输。因而,在奶粉上花钱买放心成为多数家长的最优选项,价格赎买优质的经济交易成为你情我愿的市场行为。跨境代购、赴港澳抢购便是这种心态的最好注脚。
洋奶粉无所顾忌,牢牢把控涨价权,甚至将乳企审核的资金投入、检测设备、包装设备、研发设备等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虽然品牌效应所对应的产品效能的确普遍凌驾于本土奶业之上,但利润攫取的无限放大化已形成对消费者的隐含情感伤害,颇有落井下石之嫌。业内部分人士一直都在追踪外资乳业巨头操纵价格的行径,但最终都没法找到确凿的证据,但这种联动涨价本身已经涉嫌变相垄断,不可视而不见。
市场竞争所信奉的自由主义决定了对洋奶粉吞噬国内市场的经济行为,唯有亦疏不易堵,行政化的价格干预譬如约谈只能作为非常规渠道谨慎使用。对政府部门而言,应加强对洋奶粉的成本核算,建立行之有效的价格监督体系,通过对生产、流通、销售端的监控来形成有效约束,对跟风涨价、单纯逐利涨价和成本膨胀化涨价予以明确区分。另外,强化《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食品安全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规章的落实,用法律框架将国产奶业质量框定,敦促本土奶业的良性竞争。
对竞争的另一主体国产奶粉而言,在土崩瓦加的公信废墟下,如何重整旗鼓、强势回归,重新夺回市场定价权是中国奶业的唯一出路。一方面,由“利益为王”向“利益、质量并举”过度,品牌信任的建立不可一蹴而就,中国奶粉在几次奶业风波中仍未重新洗牌足以说明本土奶粉的顽强生命力,以此为拐点,以质取胜应成为国产奶粉共同依循的行为参照,如仍想孤注一掷,一心窥视短期利润黑洞,那中国奶粉业注定将踏上不归之路。
另一方面,本土奶业应调整生产结构。一线品牌如伊利、蒙牛等未把婴幼儿奶粉作为主业发展,而作为主业发展的奶粉厂商又多是二线品牌,这种市场定位格局注定了本土奶粉竞争的后天乏力。因而,拔高对婴幼儿奶粉重视程度,多元化、差异化市场定位应成为国产奶业的调整方向,若一味回避竞争,最终只能将婴幼儿奶粉的市场份额拱手让人。
洋奶粉顶风涨价,将目前市场格局勾勒的淋漓尽致,一边是洋奶粉的傲慢,一边是国产奶粉的萎靡,那么,本土奶粉业的重振,意义自然举足轻重,关乎价格主导权,关乎市场良性竞争,关乎消费者价格承受,这一切,要从政府端发力,更要靠国产奶粉的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