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从上海大学毕业后,张精进了一家外资航空公司做起地勤人员,进入以收入高著称的外资航空公司。这份令同龄人羡慕不已的工作,在张精看来却并不称心。
“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做着同样的事情,接电话、打电话,太无聊了。而且我也不看好在这里发展,毕竟要在外企里做到高层太不容易了。我本来学的是新闻,同学们大都进了媒体。看到自己的同学们在各大报章上发表文章,署着自己名字的文章被大家传阅,多么有成就感!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这才是我想要做的事情。”
在航空公司做了四五个月,张精开始考虑辞职。“父母刚开始当然不同意,他们觉得放弃现在很好的工作太可惜了。”
在张精的坚持下,父母终于让步,但他们希望女儿先找到下一份工作再辞职。不过一边上班一边找工作难度很大,又坚持了半年左右,张精终于决定:辞职!
既然已经辞职,张精觉得也没有必要就马上开始工作,她打算趁辞职之后这段时间调整一下自己的状态。张精似乎重新回到了大学时代。“每天睡到中午起床,看看电视,上上网,要么就写点东西。”
悠闲的日子里,唯一困扰张精的问题就是钱。好在她吃住在家里,辞职后所需的花费也不多,父母每个星期给她200元左右的生活费。张精成了名副其实的“啃老族”。
所谓“啃老族”,是指因种种原因在成年之后仍“吃定”父母的人。有研究表明,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从失业“啃老”到买房“啃老”,“啃老”一族渐成社会病。有人把“啃老族”的出现归结于民生多艰,认为是高失业率和高房价之下的必然现象,这多少有点“脚不正赖鞋歪”。很多“啃老族”抱怨工作不好找——这个工作却是有条件的:高薪酬,低工作量;高福利,低压力;高自由度,低责任心;末了,还要加一条,符合自己对理想生活的想像。据说,不少不肯工作、呆在家里等待创业机会的高学历年轻人就是为了“坚持人生理想”,不肯向现实“妥协”,才迫不得已“啃老”的。
至于买房“啃老”的说辞也站不住脚。本来,房价之不合理是一个问题,“啃老”是另一个问题。但是,如果非得一工作就买房,而且非“三室两厅”不考虑,那必然会将“房价高”与“啃老”联系在一起。
“啃老族”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教育观念有关。许多父母的教育动机一向不够单纯,一个孩子的成长培育寄托了来自父辈甚至祖辈的梦想和期望,希望孩子将来出人头地,有个体面的职业,足以炫耀的社会地位及高收入,做父母的不仅面上有光,连将来的物质生活也有了保障。因此,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他们强调的并不是孩子的独立及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是家庭投资意识。
父母的教育投资意识反射到孩子的身上,就是就业的高不成、低不就,是急功近利,以及对未来不切实际的幻想;就是把人生看成一场投资,每走一步,都计算着自己的投入产出。一旦他们认为自己独立生活是负效益时,便缩回父母的“哺乳袋”里,等待更好的投资机遇。
近日,上海某区启动一项针对“啃老族”的心理健康建设项目,举办青年心理素质训练营,通过户外素质扩展、室内心理体验等培训,帮助“啃老族”走出家门。其实,在给那些“啃老族”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时,也该给那些不惧“啃”、乐于被“啃”的家长们上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