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各方面的压力不断涌来,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演艺圈,导致很多人都患有心脏病,最近更是有马季、高秀敏、侯耀文这样的艺术家与世长辞的事情发生。那么,一个没有心脏病史的人,为何会突发心肌梗塞呢?这个病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呢?下面不妨来了解一下!
心梗小常识:
什么叫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症状:
一、梗塞先兆:多数病人于发病前数日可有前驱症状,心电图检查,可显示ST段一时性抬高或降低,T波高大或明显倒置,此时应警惕病人近期内有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
二、症状:
(一)疼痛:为此病最突出的症状。发作多无明显诱因,且常发作于安静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久,有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用硝酸甘油无效。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少数病人可无疼痛,起病即表现休克或急性肺水肿。
(二)休克:20%病人可伴有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病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10.7Kpa(80mmHg),甚至昏厥。若病人只有血压降低而无其他表现者称为低血压状态。休克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由于心肌遭受严重损害,左心室排出量急剧降低(心源性休克);其次,剧烈胸痛引起神经反射性周围血管扩张;此外,有因呕吐、大汗、摄入不足所致血容量不足的因素存在。
(三)心律失常:约75-95%的病人伴有心律失常,多见于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为最多见,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如室性早搏,部位病人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而猝死。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也不少见,室上性心律失常较少发生。前壁心肌梗塞易发生束支传导阻滞,下壁心肌梗塞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律失常多见于心房梗塞。
(四)心力衰竭:梗塞后心脏收缩力显著减弱且不协调,故在起病最初几天易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烦躁、不能平卧等症状。严重者发生急性肺水肿,可有紫绀及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后期可有右心衰竭,右心室心肌梗塞者在开始即可出现右心衰竭。
(五)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增快等。此主要由于组织坏死吸收所引起,一般在梗塞后1-2天内出现,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约一周左右。
造成心肌梗塞的原因:
多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在此基础上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管腔堵塞所致。按照病因、病理、心电图和临床症状等不同,心肌梗塞可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除上述共有的表现外,各有其特殊性。
相关报道:
心梗能否提早发现?有哪些先兆?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杨跃进教授:一般都有早期症状的,我们去分析所有心肌梗死的病人大概一半病人早先是有症状的,一半人是突发的,突发的人里面有一半是有先兆的,主要时先兆太轻微了,尤其是男同志不当一回事,觉得一会儿就好,很难引起重视。
以前身体非常好,今天早上起来以后觉得胸口不舒服,一两分钟就好了,在上班骑车或者挤公共汽车又一阵难受,但是又好了。实际这就是心梗的征兆,如果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今天第一次发生,这就是心梗的征兆。
有些人就是一过性的不舒服,嗓子像烟呛了一样,只要第一次发生就是心梗。还有的人是晚上睡着了,一下子憋醒了,自发性的胸闷,或者跟人家聊天或者看电视突然心脏不舒服了,一会儿又过去了。晚上睡觉时憋醒了很难受,五分钟就过去了,全身冒汗,超过10分钟浑身湿透了,这个是非常危险的,随时可能死,遇到这种情况必须上医院。
哪些人是心机梗塞的高发人群?
冠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加,不良生活习惯的放大,老龄化社会的加速以及整体危险因素增多,患冠心病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发病人群当中年轻化越来越明显,无论是老龄人群、中年人群,甚至周围的同事,处长、科长、职员,下到司机,我们经常都有可能听到谁谁突然一下子不行了,猝死了,都是由于冠心病突发造成的。
冠心病是影响老中青三代人生命的一个大病,而且将来老年人得病,中年人得病,年轻人也逃不掉。冠心病人人都逃不掉,青年不得,中年得,中年不得老年也会得,每一位同志都应该重视,会威胁到每一个人。
所谓高危人群就是所谓危险因素多的人群,谈到高危人群就要谈到什么是冠心病的威胁因素。
第一、高血压 如果有高血压不吃药的话,六七十岁不是脑出血就是偏瘫、脑痴呆,将会影响后半生的幸福,包括猝死。
第二、糖尿病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位症,有了糖尿病就相当于你已经有了冠心病。
第三、高脂血症 平时一点感觉没有,身体比谁都壮,但是10年以后血管里面全阻塞了,不运气的人死在外面,运气的人死到医院,再运气的人不得心肌梗死。
另外,抽烟、喝酒、吃肉、肥胖等因素也是导致冠心病的高危因素。能吃能喝,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身体肥胖强壮的人要特别当心冠心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