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幽门螺杆菌,要“杀”吗?
答:房静远 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长、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
每两人中就有一人是感染者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由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于1982年发现的,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淋巴瘤甚至胃癌。2005年,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宣布,将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目前,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最高警示级别的I类致癌物。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世界性的问题。在中国,每两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人感染幽门螺杆菌。而目前全球已有超过40%的胃癌患者在中国,而胃癌已成为中国第二大常见癌症。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已被证实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可使胃癌的患病危险增加2.7—12倍,同时它也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
高危人群首次根治是关键
临床研究显示: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胃癌发生风险约39%。根据我国第四次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如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又同时伴有消化性溃疡(不论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史)、胃MALT淋巴瘤、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胃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应尽早进行根除治疗。
由于不规范的治疗,导致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耐药,三联疗法的根除率日趋下降的现状。因此,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而言,首次根治更为重要。质子泵抑制剂(PPI)和抗生素是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方案中必不可少的药物。PPI的抑酸作用可以提高抗生素的半衰期及稳定性,提高根除率。此外,患者应按医生要求定时、定量服药,并完成整个疗程方能达到根治的目标。
分餐制是预防的良方
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口-口途径传播,由于中国聚餐制的餐饮方式,幽门螺杆菌更易于传播。因此,“分餐制”是预防感染的最好方法。
对于根治后是否会再次感染,有研究表明,在聚餐制的餐饮方式尚未改变的情况下,仍有部分人群会再次感染,而其再次感染的风险较不治疗要大辐下降。
由于成分复杂,目前国际上对幽门螺杆菌的疫苗研究仍未成功。因此,大家最好尽量减少在外面吃饭,减少感染的机会。
家中若有人感染上幽门螺杆菌的,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目前幽门螺杆菌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分为快速尿素酶检测和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检测对做胃镜的患者是快捷、便利的。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I类致癌原,但不能跟胃癌划等号。感染幽门螺杆菌除了会引起消化道溃疡、胃炎,有的还会引起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症状的感染者可以通过规范的治疗杀死病菌。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