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化系统肿瘤中,人们对胃癌、肠癌比较熟悉,但对胆道肿瘤却比较陌生。胆道恶性肿瘤和胰腺癌一样,被医学界称为“癌中之王”。其症状隐匿,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2%~4%。然而过去的20年间,胆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增加了138%,现在已经上升至3.8/10万~5.4/10万。尤其是胆囊癌,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已名列第五。
病因:结石息肉小病酿大患
近年来胆道系统肿瘤发病率升高,一方面与体检普及,肿瘤的检出率提高有关。另一方面,随着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胆结石和胆囊息肉的发病率在上升。而这两种易被忽视的小病、常见病,与胆道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约有70%到80%的胆囊癌与胆结石有关。胆囊癌危险因素有:单个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患者年龄超过50岁、息肉逐渐增大、合并胆囊结石。此外,高胆固醇饮食,不定时用餐,特别是不吃早饭,胆结石、糖尿病及门脉高压等疾病,都是诱发胆道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必须引起重视。
胆道恶性肿瘤因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胆囊癌,肝内胆管癌,肝外胆管癌。下段肝外胆管癌的预后相对较好,但肝内胆管癌、胆囊癌的预后并不优于肝癌。尤其是胆囊癌,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非常低。胆道恶性肿瘤之所以凶险,除了较早出现转移、侵犯之外,肿瘤会引起严重肝功能损害,又可继发胆道感染。
症状:恶心呕吐病根或在胆道
曾经有一位55岁的女性患者,因腹胀、恶心呕吐,一直以为是肠胃不适,在消化内科就医。最后普外科确诊为胆囊癌。呕吐吃不下饭,是由于胆囊肿瘤侵犯胃窦和十二指肠,导致幽门梗阻所致。
在临床上,很多胆道恶性肿瘤患者易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胃和胆囊同属消化器官,又都位于上腹部。这两个脏器病变后,症状相似,主要有嗳气、呃逆、饱胀不适、恶心呕吐等。其次胆道疾病像胃病一样,多是慢性疾病,有时服药后症状缓解,容易让人放松警惕。另外很多情况下两病可同时存在。
但目前百姓对胆道疾病的认识仍存在一定误区。要么对结石不闻不问,不注意定期检查或忽略症状的改变;要么一旦发现结石,急于一切了之。事实上,结石小于3厘米、胆囊功能正常且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只需定期随访即可。患者一定要选择正规、有经验的医院,在全面了解、评估胆道和全身情况后,再确定治疗方案。胆囊息肉患者若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在排除胃肠道其他疾病后应行手术治疗。
患者:“4F人群”最要警惕
胆道恶性肿瘤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如果出现黄疸,伴有体重下降、精神萎靡、食欲差等,可能就已经是中晚期。因此,定期体检,特别是提高对“4F人群”的筛查,非常重要。“4F”是4个英语单词的缩写,包括“fat”“female”“forty”“family”。译成中文,是指肥胖、女性、超过40岁及家族史。这些是临床医学已经发现,和胆道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危险因子”。
胆道恶性肿瘤缺少有效的筛查指标,诊断主要依靠CT、MRI等影像学资料,联合相关肿瘤指标。一般患有胆结石者,尤其是长期患病者,至少一年做一次B超筛查,以期尽早发现胆道内病变。对于有胆囊息肉者,若息肉小于1厘米、息肉多发、B超检查未见明显增大,则最好每6个月B超复查一次。有时患者的肿瘤标志CA199会升高。
除了定期体检,留意身体的“报警信号”也很重要。一旦出现以下表现,应尽快去医院就诊:突然起病,疼痛较以往剧烈,伴有频繁呕吐,甚至出现寒战高热,皮肤、巩膜发黄,可能是胆囊结石掉入胆总管引起继发的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发作,必须及时诊治。此外,以往虽有明确诊断,但此次症状较以往有不同或发展时,仍应去医院检查。比如原来是胆囊息肉或慢性胆囊炎,近来感觉症状加重,伴有消瘦、乏力,要考虑疾病是否有恶变。
治疗:根治手术是核心
胆道恶性肿瘤以发现晚、总体手术切除率低、放化疗不敏感、预后差为特点,长期以来是临床诊治的难点。超过一半的胆道恶性肿瘤,在早期就易转移,侵袭周围脏器,可能需要多脏器联合切除,手术难度和风险大。但通过规范化的手术和个体化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患者仍有希望重获健康。曾经有一位中年女性患晚期胆囊癌,在多家三甲医院被判定无法手术,仅能姑息性治疗。我院放射科分析影像学资料,对肿瘤作了临床分期和可切除性评估;普外科全面手术规划后,顺利地实施了肝胰十二指肠切除的R0根治手术;术后病理科对病变性质和分期再次评估,肿瘤科制定详尽的化疗方案。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肝外胆管癌,解除黄疸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能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经皮肝穿刺治疗(PTC)及内镜下放置支架,可缓解黄疸引起的皮肤瘙痒,并改善肝功能。结合放化疗可能使肿瘤体积缩小,延长生存时间。可见,只要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患者仍可以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