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飞鸿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近日正式推出面向全国的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MDT)门诊,方便更多的胃癌患者接受个体化及规范化的诊疗。该门诊打破了以往仅通过首诊医生内部推荐的单一渠道,患者将可选择直接门诊挂号,实现“多科专家综合会诊”。为推广这一成功经验,中山医院还开展了“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交流项目”,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分享跨学科团队合作的经验。
癌症对于任何一名患者来说都不是一道轻松的命题,确诊之后紧接着的是一连串大伤脑筋的考题:到哪家医院治疗、手术还是药物、疗效如何、体质能否扛得住、医疗费用是否承受得起、怎样复查随访、居家康复如何实施……或许不同学科的医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绝少有医生能够给予所有这些问题完整翔实的答复,指引患者一步一步完成疗程。现代医学学科细分、专业性强,而癌症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不同医学领域的通力配合与交叉融合,为了顺应癌症个体化及规范化诊疗的要求,现代癌症诊治走上了一条多学科综合治疗之路,癌症患者心中所有的问号都将有望在MDT门诊获得满意的解答和应对。
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打破科室界限,由来自普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放射科、病理科、内镜中心等多个相关科室的医生组成工作组,根据患者的身心状况、肿瘤的具体部位、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发展趋向,结合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改变,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多学科各种有效手段开展治疗。在国外的大型医院和肿瘤治疗中心,多学科综合治疗早已成为治疗肿瘤的首选策略。在英国,国家健康保险计划已经把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列入其中,从法律法规角度确保MDT的实施。MDT治疗模式最大的受益者毫无疑问是患者,评价癌症疗效的重要指标——5年生存率有明显提高,同时有助于医生水平、科研能力以及医院综合学科实力的提升,目前本市多家医院正在积极推广与践行之中。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癌MDT发起人、普外科秦新裕教授介绍,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在中山医院癌症治疗领域已开展多年,最初是从结直肠癌肝转移多学科诊疗团队的建立开始的,现在的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门诊又是一次创新,使关口前移,把需要深入讨论的病例纳入MDT,获得多学科团队的综合处理。
年过六旬的万先生是HER2阳性贲门腺癌肝转移患者,一直在胃癌MDT门诊就诊。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MDT团队为他确定了靶向治疗方案,目前肝右后叶转移病灶明显缩小,医生建议他可以考虑进行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的切除手术。肿瘤内科刘天舒主任简单介绍了万先生的治疗情况后进一步指出成立胃癌MDT的原因,胃癌诊断看似简单,但是胃癌的治疗决策需建立在准确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型基础之上,尽早明确疾病类型,将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并采取积极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这个过程需要病理科、介入科、放疗科、外科、肿瘤内科等共同参与。以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为例,现在已经有效果比较明确的靶向治疗药物来提高生存获益。在精确分期和分型的基础上,精确的手术才能成功,良好的预后才能实现。每个步骤都是环环相扣的,如果发现胃癌就马上一刀开下去,可能有些病人半年都活不到。MDT不是众多肿瘤治疗方法的简单叠加,而是病情发展到什么阶段用什么样的治疗,也就是落实个体化原则,提供最适宜患者的治疗路径。
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发展方向,但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仅在国内部分重点城市的大医院得以实施。目前中山医院常规开展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性手术和开放胃癌根治术,胃癌患者肿瘤根治性切除率高达95%;肿瘤内科和放疗科对于术后患者进行规范的辅助治疗,使得胃癌根治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达62.7%,针对晚期胃癌合理安排治疗方案,也使得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综合治疗水平居于国内前列。新近设立的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门诊,于每周三下午3:00开诊。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魏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