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医院

找专家

查疾病

约门诊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医改专题

医改前景不明,公益何所依托 
发布日期:2008-11-20

  医改前景不明,公益何所依托   11月14日,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结束。公布一月来,共收到意见近3万条,“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人民网发起的网调显示,近70%的网友将“看病难、看病贵”归因于“以药养医”及医院过度趋利性。而新一轮医改正是从医院改革破题——广东计划在深圳、韶关、湛江三地进行试点,逐步取消目前医院15%的药品收入加成。江西省也在制定类似的改革计划。

  开展试点,观察效果,然后总结经验教训,确定符合国情的方案,继而全面推行。这种做法,人们并不陌生,许多改革正是如此。当然,试点也同时意味着,是否全国的公立医院以后都将取消15%的药品收入加成,目前还不得而知。

  药价加成是医疗行业惯例,现行15%的比例始于2006年。在“以药养医”体制下,加成部分最终还是患者埋单。仅过两年,改革思路再次转向,15%的药价加成要尝试取消了。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份报告称,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不成功的论据很多,这样频繁转向、“短命”的药价加成,不知道算不算其中一种。

  无论从哪个方面讲,医疗卫生服务的核心价值是公益性。目前医疗卫生体制为人诟病之处,主要集中在政府投入不足,以及公立医院有公立之名而缺乏公益之实上。15%的药品收入加成,即是表现之一。药品加成作为弥补医院运营成本的一种方式,与药品流通领域的腐败不无干系,也意味着政府投入责任的某种置换和推卸。医疗行业垄断仍存,医疗市场化没有长足进展,若政府继续以优惠政策替代真金白银的投入责任,还能向医疗服务的公益性无限逼近,观诸世界,鲜有成功范例。

  医疗改革的博弈,无非三方:政府、医院和患者。现在,新医改从公立医院改革破题,先期试点仅这15%的加成一项,即引来医院发出“哭穷”之声。不论此项改革会否让公立医院陷入巨亏,至少一方发声而其他两方暂时沉默的局面,并不能算正常。也许政府部门恪守只做不说或者做了再说的行事逻辑,但广大患者能否发出对等分贝和效果的声音,以前事观之,着实令人无法乐观。

  回到取消药品加成问题。对医院来说,政府投入不足是客观事实,药品加成取消之后,有无相关补偿机制,目前不得而知。对患者来说,医院少了药品加成这块收入,面对运营压力,会否通过其他更为隐秘的途径“补缺”,甚至转嫁给消费者,目前也不得而知。对政府来说,加大投入有无确定标准,如何投入、投入到哪里是否成竹在胸,新医改的征求意见稿语焉不详,公众亦无从知晓。有专家说新医改方案态度不明、重点不突,并非毫无来由的指摘。

  古人说,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医疗改革之难无须赘言,而改起来了、动起来了,就不是坏事。我们并无唱衰公立医院改革之意,取消15%加成的成效也自在期待之中。我们只是希望,新医改路径选择的前景应有所预判、比较明朗,若改革被部门利益所遮蔽、被各种各样利益集团所遮蔽,一同被遮蔽的还有医疗卫生服务核心价值:公益与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