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伏天后,越来越多的人爱进行热运动,然而,走入运动误区甚至不慎带来运动疾患或伤害的事例也有不少。
●夏练三伏能更好地耐热强身
“耐热运动,使肌体能更好地适应炎热气候,以达防病强身之目的。”陈东介绍,热运动首先能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可使心脏的冠状动脉口径增粗,让心脏的供血更加充分,以适应夏季高消耗的需要。通过夏练,心脏的交感神经紧张性相对减轻,心率明显减慢,从而使心脏负担减轻,心肌耗氧量减少,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促进呼吸系统功能。夏天气压较低,锻炼时呼吸会自然加深,能提高呼吸器官功能,使气体交换充分,血液中氧含量增高,从而保证新陈代谢的需要。
促进消化系统功能。夏天,人体的消化功能较弱,食欲不佳,且易患胃肠道疾病,坚持夏练,能使唾液分泌量增加,增进食欲,并保持大便通畅,有利于防治消化道疾病。
改善代谢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目前,高血脂的人越来越多,容易导致动脉硬化。通过运动锻炼,可以改善机体的物质代谢,使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所降低,对防治动脉硬化有积极作用。
保健提醒
坚持夏练还可改善体内激素的水平,起到延缓生理老化、减轻病理损伤的作用。锻炼时,注意随身存放一些人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同时,还应注意补充钾、钠、氯、钙等电解质。
●老年人三伏天不宜进行锻炼
陈东指出,夏练三伏,有诸多方面值得注意。
时间地点的选择。每年夏天,急诊科均收治不少中暑病人,其中多数是户外运动或工作者。所以夏练时,建议选择通风凉爽的环境,避免阳光直射。时间可在清晨7时左右,温度不太高,空气污染相对较轻的户外活动。
运动方式的选择。当今下载的运动监测软件里,一般有每天8000步或10000步的任务指标,但每个人应根据自身情况来定。老年人可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以不劳累为原则。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救心丸等。
避免导致骨关节疾病及软组织损伤。因运动过度或运动不协调,在急诊科常见到由此导致的骨折、关节脱位、韧带撕裂等严重运动伤害。急诊科曾收治过因剧烈运动诱发横纹肌溶解症的病人,重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通过血液透析治疗才逐步恢复。
保健提醒
老年人三伏天不宜锻炼。老年人脏器功能减退,体内水分比年轻人少15%左右,因此抗热能力远远差于年轻人,老年人在高温天气下发生中暑的概率也明显高于年轻人。此外,老年人的血液浓度本来就高,夏练后,血液黏度会升高,易诱发脑血栓、心肌梗死等。
●了解自身差异掌握运动后禁忌
“盲目在高温下锻炼身体,非但起不到好的效果,有可能伤及健康。”陈东表示,甚至引发生命危险。
前些日子,有位小伙子因过敏性休克送到急诊科,经积极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小伙子患的是“小麦运动依赖症”诱发的过敏性休克,这类患者在食入虾、芹菜、小麦等食物后6小时内运动,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轻者皮肤瘙痒、荨麻疹,严重的危及生命。所以,首先要了解自身身体差异,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
避免意外伤害。对于慢跑的运动者,一定要选择安全的道路,在慢跑过程中出现交通意外的并不罕见。对于健身爱好者,器械训练时,一定要有指导者在场,做好相应防护准备。
注意补充水分。夏季运动,最容易出汗,导致水分大量丢失。对于中老年人,水分丢失后,易引起血液黏滞度增加,从而导致心、脑梗塞等危险事件的发生。而年轻人常出现口干、乏力,严重时可致抽搐、休克,夏练及时补水很重要。
保健提醒
锻炼后应注意做到“二不”:第一,不能立即喝冰饮料,因为它会对胃肠产生强烈的刺激,造成胃痛和消化不良。第二,不宜立即洗冷水澡,锻炼使毛孔扩张,皮肤受冷会让毛孔关闭,体内热量无法散发而导致感冒发烧。
●每日跑步最佳时间
1、早上6点到8点。古人讲究“闻鸡起舞”,健身一般就选择在早晨,这个时间段体能活力、力量和耐力处于相对较佳的状态时间。
2、午后2点到4点。此时人体运动能力达到高峰,而且阳光充足、温度适宜、风力较小,是年轻人耐热锻炼的最佳时段。
3、晚上8点到10点。如果想减肥,宜在晚上锻炼,能帮助食物更快地消化,防止脂肪囤积。
指导专家:陈东 长沙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