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二科马延磊教授领衔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首次揭示发病年龄小于50岁的青年肠癌(早发性肠癌)与发病年龄大于50岁的老年肠癌(迟发性肠癌),在肠道菌群谱、代谢谱、细菌酶基因谱改变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并基于“细菌-代谢物-细菌酶基因联合”标志物开发诊断模型,有望通过粪便样本实现对青年肠癌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期筛查和精准检测,进一步推动基于菌群的诊断策略在临床的应用。
这项研究为了解青年肠癌发病机制、探索适合青年人群的肠癌早筛工具提供了全新视角。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胃肠道领域期刊。
结直肠癌是一种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且被普遍认为是“老年病”。
但其实,近年来,肠癌呈现显著年轻化特点。
据美国癌症中心估计,照这个态势发展,青年肠癌发病率在未来15年将翻倍,20%的肠癌将发生在年龄低于50岁的人群。
在上海,社区大肠癌筛查2013年首次纳入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针对老年人群。
青年人群的肠癌早发现,一般都是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局部腹痛症状后方去就诊,往往错过了早诊最佳“窗口期”。
“尽管肠镜是发现肠癌的有效利器,但在青年人群广泛应用肠镜做早筛获益未必高于风险,过度诊断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负担。”马延磊列举了一组数字:大肠癌在20岁-34岁青年人绝对患病率仅占大肠癌总体患病率的1%,在35-49岁年龄组,大肠癌的患病率仅有6.8%。
开发更好的风险预测工具,已成为目前青年肠癌临床诊断研究的重点。
肠道微生物群是关系人体肠道健康与否的重要微环境。
众多研究已证实,肠道微生态紊乱是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环境因素,并且老年人群的肠道微生物群与年轻人群差异显著。
是否青年肠癌患者体内存在具有诊断价值特征的病原菌谱和代谢物谱?
这些菌群和代谢物是否为诱发青年肠癌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
针对学界未破解的疑问,马延磊带领团队历时4年,通过大样本队列在全球首次描绘了中国青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谱和代谢物谱。
马延磊称,青年肠癌患者的肠道菌群出现严重失调,粪便微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在菌群谱和代谢谱组成特征上,青年肠癌也明显区别于老年肠癌。
研究发现,青年肠癌多组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某些致病菌富集、红肉饮食相关细菌富集以及色氨酸、胆汁酸和胆碱代谢的增加;由红肉饮食相关菌、胆碱代谢物和细菌胆碱代谢酶构成的反应途径激活可能是青年肠癌发病的潜在干预靶点。
研究团队证实,基于宏基因组、代谢组和细菌酶基因联合标志物的预测模型,具有区分青年肠癌和健康人群的强大潜力,未来可用于青年人群的肠癌早期筛查。
基于研究成果,马延磊还对青年人预防肠癌提出健康提示:首先应该避免高危因素,如戒烟,避免油炸食物,尽量少吃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增加膳食纤维及维生素的摄入,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及保持愉悦心情。
若出现腹部不适症状或发生排便习惯及形状改变时,应及时就诊,并积极进行肠癌筛查以期早发现肠癌或癌前病变,起到早诊早治和预防的作用。
(来源:文汇报 记者:唐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