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网络平台被一则“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发的新型癌症疫苗,让我们再次看到了人类击败癌症新曙光”的消息疯狂刷屏。
“人类彻底击败癌症”的提法,令人为之一振,毕竟人类若能攻克癌症这个难题,将是一件利在千秋的成就。公众最为关注且疑问的是,通过注射疫苗,人类真的能彻底击败癌症吗?在小鼠身上抗癌成功能适用于人类吗?癌症疫苗什么时候能用到人身上?科研离临床有多远?
真相:小鼠能抗癌人类却很难
早前,一部以漫画家熊顿抗癌经历为原型改编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收割了广大观众的泪点。
此次美国斯坦福大学发表的相关研究称,研究人员在携带恶性肿瘤的小鼠身上试验取得了惊人的成果,小鼠身上癌细胞不仅完全消失,并且这种疫苗还可以有效对抗多种癌症,成功率达97%。
“论文本身对研发人类肿瘤的免疫治疗新手段具有启发性,但其报道的结果目前还只是一项动物实验研究,没法把动物实验的结果直接推论到人类肿瘤的治疗上,要理性看待。”对此,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浙江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青青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肿瘤免疫学专家,看到“新型癌症疫苗研发成功”的报道后,王青青第一时间查阅论文原文后认为,论文与新闻报道之间存在误读。
“阅读了论文原文后发现,肿瘤局部注射了联合治疗的免疫制剂,对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非常好,但在人类身上是否会有同样的效应却是不确定的,动物试验的结果有可能和最终用于人体上的结果差异非常大,这需要通过临床研究来证实。王青青指出,实验用到的方法是给小鼠建立了肿瘤模型,进而向肿瘤原位注射疫苗和抗体。很多动物实验中,局部用到的效果比全身效果好,抗癌制剂直接到达肿瘤部位发挥作用,而如果真正用于临床治疗肿瘤,有些癌症不一定能在肿瘤内进行注射,也会影响效果。”
因此,可以确定,肿瘤长在小鼠身上和人类身上是完全不一样的,其患病原因、生物学行为都很难模拟人类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注射在小鼠体内的疫苗能治愈癌症”这一结果很难认定用于人类会有同样令人兴奋的治疗效果。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发新型癌症疫苗的研究科学性值得认可,结果能否像报道中所称“在治愈癌症中发挥多大作用”则很难下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项研究发现对抗击肿瘤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发性,只是还未到临床应用阶段。
现实:传统支柱疗法是主流
面对肿瘤,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治疗标准是手术、化疗、放疗,这也被称为三大传统支柱疗法。还有质子疗法、中药疗法、分子疗法,以及尚待开发与研究的基因疗法等,为了战胜癌症,可以说人们已经无所不用其及。
近几年来,肿瘤免疫治疗成为国内外不少科研团队攻克的方向,随着科技进步和对免疫学的研究深入,曾被业内认定为癌症治疗辅助手段的免疫疗法已成为当前重要的抗癌手段之一。
那么,免疫疗法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王青青说:“对人类肿瘤的疗效判断要根据规范的临床试验结果为依据,某些类型的肿瘤通过免疫治疗的效果不错,如恶性黑色素瘤、肺癌等,而有些肿瘤则对免疫疗法不敏感。癌症治疗更强调的是综合疗法,需要联合治疗,以及个性化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肿瘤内二科主任李淼则认为,治癌疫苗五花八门,当前,它们还只能帮助缩小肿瘤的体积和消灭手术后残存的癌细胞,远没有达到起死回生的程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科学家对免疫治癌的许多机理尚无定论;另一方面,癌细胞本身又很容易发生突变。所以在多次使用疫苗以后,癌细胞也会改头换面,将自身的识别标记伪装起来,使疫苗失去作用。”
未来:免疫疗法依然美好可期
早在2016年,滑膜肉瘤患者魏则西去世,而他生前尝试的“肿瘤生物免疫疗法”随之被推向舆论的顶端。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近年来,免疫治疗是国内外肿瘤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大量临床研究均显示出令人振奋的成果。传统手术、化疗、放疗等对病人的身体存在一定的伤害,免疫治疗则属于细胞调节,以提高机体的生物反应能力为目的,控制肿瘤发展,对病人的损伤最小、获益最大。
“国内科研人员在不断深入对肿瘤的免疫治疗和干预新策略和思路的研究,包括主动免疫治疗和被动免疫治疗。目前针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已经有了基因工程改造的T细胞(CART)的突破性疗法。将来,对于肿瘤的免疫治疗,科学家要探索肿瘤发生转移和免疫逃逸的关键性机制,或找到重要的细胞亚群开发出治疗产品和药物。”王青青强调。
近期,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则有着雄心壮志——它想要开发个体化的抗癌疫苗,让每一名患者接受的治疗都“量身定制”,让他们的免疫系统全方位无死角对肿瘤产生免疫力。
对此,李淼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抗癌疫苗未来很值得期待,目前,世面上绝大多数抗癌疫苗都针对癌细胞表面已知的特定蛋白,以期人体对这些蛋白产生免疫记忆,让免疫系统攻击癌症。如果说过去的抗癌疫苗只是一记重拳,那么全新的免疫疗法就是一套完美的组合拳。”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