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医院

找专家

查疾病

约门诊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时评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发布日期:2018-07-30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理念和实践的一场深刻变革,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意义重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了长期发展中积累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难题。但也应看到,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要针对存在的短板采取有效举措,形成内生动力机制,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建设美丽中国注入绿色新动能。

  主要特征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体现出既求发展也求绿色、既要增长也要品质的价值追求,呈现出战略地位高、系统性强、变革程度深的主要特征。

  战略地位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石。绿色发展方式倡导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绿色生活方式追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

  系统性强。绿色发展方式涵盖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空间格局、能源结构的绿色化,绿色生活方式则包括文明意识、思维习惯、消费方式、消费结构的绿色化。两者内涵丰富、覆盖广泛,涉及供给侧与需求侧、生产端与消费端,构成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在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等方面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

  变革程度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重点是推进产业结构、空间结构、能源结构和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这就需要构建约束和激励并举的制度体系、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开展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的生态环境保护。这涉及法律制度、价值观念、文化风俗、公民素质等多方面、全方位的绿色化变革和深度绿色化融合,意味着将绿色化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

  突出短板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积累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可以说,生态环境污染已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突出短板。

  从发展方式看,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规模粗放扩张和高能耗高排放产业,造成资源和环境不堪重负,对美丽中国建设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资源环境保护力度,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但粗放发展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尚未根本解除,建设美丽中国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从生活方式看,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禀赋不足,环境承载力有限。近些年,我国居民消费持续扩大升级。2013—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3%,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长30%以上。与此同时,过度包装、浪费性消费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生活领域的资源消耗量、污染物排放量、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废弃物产生量快速增长,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破解的瓶颈约束。

  从文化角度看,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传统,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出丰富的生态文化,形成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然而,受西方工业文明和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的发展方式逐渐打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过度和奢侈的消费文化正在销蚀简约、适度的消费文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继承和发展优秀生态文化、培育和践行绿色文化。

  努力方向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既要不断强化绿色生产,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进而引导民众绿色消费,也要通过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变倒逼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还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绿色文化,凝聚起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加快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大力推动能源供给革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调整区域流域产业布局,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培育和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产业,持续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是一个从观念到行为全方位转变的过程,同每个人息息相关,人人都是践行者和推动者。绿色生活方式重在引导人们在追求生活方便舒适的同时,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一方面,积极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和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活动,促进人们在衣食住行游中形成绿色生活消费习惯。另一方面,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等机制,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

  培育和践行绿色文化。弘扬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传承“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国外生态文化的有益成果,让培育和践行绿色文化成为人们的高度自觉。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鼓励创作优秀生态文化作品,推动形成人人、事事、处处、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不断提高人们参与绿色发展、践行绿色生活的文化素养。

  (来源:人民日报)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