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是医疗服务的“两条腿”,二者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让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都能集中精力做最擅长的事,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优配置
一位老人因为牙疼到北京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药,全科医生问了病情之后,建议他到专科医院做个心脏检查。老人很不乐意,认为没有必要。医生解释说,他是冠心病高危人群,根据初步判断,很可能是心脏病引发牙疼。后来,老人去了专科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老人有严重心脏病,并及时放了支架。老人感慨地说,没想到全科医生真有“全活”!
这个故事生动地诠释了全科医生的价值。在我国,全科医生常常被认为是“低端医生”,什么病也治不了,只会聊天开药。其实,真正的全科医生是“通才”,他们把人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一堆分割的“零件”。当病人同时有多种疾病或症状时,他们很快能分清轻重缓急,找到症结所在。如果没有这样的“守门人”,患者往往有病乱投医,或凭感觉挂号,或听名气挂号。本该一次完成的诊疗,变成了多次挂号、重复诊疗,既浪费了有限的医疗资源,也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同时,全科医生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能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是最理想的“健康管家”。
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是医疗服务的“两条腿”,二者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全科医生既是看病的“始发站”,也是“枢纽站”。对于绝大多数常见病、多发病,全科医生可以及时诊治;而对于无法处理的疑难重症,全科医生会介绍给最合适的专科医生,从而实现医患的精确匹配。在这样的运行机制下,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都能集中精力做最擅长的事,从而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优配置,大大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目前,我国全科医生还是一条“短腿”,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仅有20.9万人,离2030年70万人的目标还有不小距离。我国全科医生占医生总数的6.6%,而发达国家一般为30%以上,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则达到50%左右。因此,加快培养大批合格的全科医生,是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点。
与专科医生相比,我国全科医生的薪酬待遇、职称评定、职业前景、社会地位均有较大差距。例如,社区全科医生的平均收入只有三甲医院同年资医生的一半左右,这是影响优秀人才进入全科医生队伍的重要因素。今年初,国务院《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提出,签约服务费作为家庭医生团队所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组成部分,可用于人员薪酬分配。这意味着,政府为提高全科医生薪酬待遇打开一条特殊通道,即让全科医生通过签约服务获得更多收入。全科医生签约的居民数量越多,服务质量越好,收入就越高。这是一种强激励机制,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导向,有利于调动全科医生的积极性。
强基层是我国医改的重要原则之一。近年来,我国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让基层全科医生全部“吃皇粮”,保障了全科医生的基本待遇。但是,由于激励机制不合理,很多医生变懒了,不愿意多干活,就像圈养的老虎逐渐失去了捕食能力。《意见》提出,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全科诊所。例如,规划布局不对全科诊所的设置作出限制,实行市场调节;支持符合条件的全科医生个体或合伙在城乡开办全科诊所;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纳入医保定点范围。这表明,政府希望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让私人全科诊所这条“鲇鱼”激活“一潭死水”。政府采用购买服务的形式,给予社会力量举办全科诊所同等待遇,从而倒逼全科医生改进服务模式,提高医疗质量。
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和医疗控费的“守门人”,也是医改的主力军之一。眼下,全科医生供给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希望政府加快培养全科医生,让更多优秀人才沉到基层,为健康中国夯实基础。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