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有两家三甲医院下发通知,将大面积停用医疗耗材,“可用可不用的不用了,同功能耗材只要价格最低的,要国产的不要进口的。”
据了解,引发停用的直接原因是贵州一年来医疗费用增长过快,超出了国家要求的涨幅。为了将医疗费用平均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内,10月19日,贵州省卫计委印发了《关于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和过快增长的紧急通知》,明确了控费目标及要求,给病人减轻负担。其中就有对耗材的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鼓励使用质优价廉、性价比高的国产高值医用耗材。”
因为总量控制引发的停用风波在患者以及医生群体中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一些医生表示很多药不能用,很多耗材被排除在外,自己看病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患者则怀疑是不是医保出了什么问题,担心这么多耗材被停用后,得不到好的治疗。
应该说,总量控制的出发点是很明确的,就是在调查需求的基础上给出一个合理的目标,是有科学性的。用性价比更高的国货也是正当之举,既然质量有保证,为什么非选贵的;既然国产货功能相同,就没必要非用进口的。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必然会加重患者的负担,也必然会对医保基金运转造成很大的压力,放任肯定是不行的。
关键是,相关部门得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过快上涨。是因为需求大了,求医的人数多了,还是因为别的原因?正常的增长哪怕很高的幅度也应该得到保证,不正常的增长哪怕只有10%也是不合理的。过快增长又往往跟过度医疗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一种浪费,是人为制造的增长了。显然,一刀切式的总量控制还不足以区分这些不同,也很容易误伤正常需求,需要更精确一点的应对办法完善。
总量控制相当于一个紧箍咒,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来倒逼医院医生能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公立医院向公益性回归。而个别医院之所以屡屡突破总量限额,说到底还是利益使然、公与私的定位不清。比如,用国产耗材,物美价廉,患者得到了便宜,但医院从中获益可能就少了。进口和高价耗材则不同了,一个没准可以顶国产耗材好几个。这就需要在打破利益链上有所考虑。没有一个良好的机制,哪怕是总量控制这样的严格措施,病人也未必能获益,反而可能演变成对病患的侵害。
卫计委用总量控制的办法,目的也是希望医院从细节做起、从日常做起,而不是用停用这一极端的方式硬生生地将指标降下来的。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完成了,怎么完成的不重要;只要结果完美,过程就乏人关心了。一些医院平时大手大脚惯了,等到额度用完时就只能用点非常规手段。一个漂亮的数据如果是用这种方式得到的,又有什么意义?
这也说明,单纯的总量控制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监管还需要深入到细节之中,识别哪些是正常需求,哪些则属于过度医疗,进而让医院形成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医疗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这也不只是贵州的事,别的省份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