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欠费,医生催缴,讨不来还要自掏腰包补70%。”近日,连云港一家医院的讨债方式招致舆论抨击。院方回应称,这是一种激励措施,众人听罢更是不解。
正所谓欠账还钱,病人享受了医疗服务,医院要求合理收入天经地义,但硬把收钱讨账的压力转嫁给医生,逼其成为催账员,总让人觉得“打开方式不对”。试想,为避免利益受损,医生们都变得小心谨慎,收治患者时首先琢磨的不是他们得了什么病,而是交不交得起钱;时常询问的不是感觉好些没,而是账单结了吗。如此这般,医生还怎么安下心来治病救人?不胜其烦的催缴下,患者及家属也会心生不满,医患矛盾势必会被激化。光算金钱账,算来算去恐怕会是一大堆心病和纠结。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疑问:“动不动就是‘做个检查’”,亦常闻得这样的抱怨:“小病大治,没病整出病来”……凡此种种,皆在于“钱”的过度介入使好端端的医患关系“变了味”。纵观这些年的医患纠纷,根上还是双方信任缺失太多。人们进医院看病,心里常为费用犯点嘀咕。而医生也是满腹苦水,既要为救死扶伤竭尽全力,却又不得不承受外界诸多的不满与误解。重塑医患关系,让双方多些信任与尊重,正是近年来新一轮医疗改革的基本取向。
我们常说医生是“悬壶济世”,从未听过“挂着算盘”出来行医。维护正常健康的医患关系,需要更好的制度设计,让医生能够只专注尽心尽力为病人服务,保障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疗。让病人能够充分信任医生,相信医生给予的检查、药物、手术治疗,都是因为病情所需,而不是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医者仁心”,没有不想治愈病人的医生,只有从机制上保障医患之间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推动医疗环境的不断改善。
有医生坦言,与其拿药品回扣,我更愿意以提供专业技术获得回报。时下,医疗改革正稳步推进,任何给医患关系添堵的举措,无论找到什么样的借口,都是不能施行的。期待利益不再盘根错节,让患者心安,让医生心暖。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