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体曝光了辣条的生产情况。这种“著名”零食“火得不得了”的背后,却是“脏得不得了”。除了令人作呕的卫生状况,它还含有诸多对人体有害的食品添加剂、人工色素等等。
辣条是网络媒体上的宠儿,网民围绕这种“史上最牛零食”,编写了无数戏谑的段子。然而在段子式的肆意狂欢背后,却是严峻的黑色现实。这种卫生状况极差,甚至有毒有害的食品,正在伤害广大少年儿童、尤其是农村地区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辣条的主要产销地都在农村地区,或者城郊结合部。原因很简单:廉价、低端。农村生活水平低,卫生安全意识也比较淡薄,农村儿童对零食自然不能讲究。一块几毛零花钱,只能购买像辣条这种价格低廉的零食。另一方面,农村也是市场监督执法力量薄弱的环节。市场监督执法部门的基层单位一般设置在乡镇,广大农村的食品市场,简直成了“法外之地”。有需求、有供给,同时又缺少执法监督,以辣条为代表的廉价零食就在农村市场大行其道。走进任何一所乡村学校周边的小商铺,都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廉价零食。尽管不健康、不卫生,甚至有毒有害,孩子们还是趋之若鹜。
这种“祸害”农村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劣质零食,多年来不但没有受到严肃查处,还成为网民戏谑狂欢的主角,这种状况令人担忧。在“有钱,就要吃辣条”,“一口气买了十包辣条,有钱就是任性”式的聒噪里,孩子们会不会受到误导,觉得吃辣条是件很“拉风”的事儿?生产者销售者会不会暗自得意,庆幸增加了新的卖点?执法者会不会“一笑泯恩仇”,把这个充满喜感的违法物品轻轻放过?在这皆大欢喜的狂欢笑谈里,法律和消费者权益继续遭受无视,孩子们的健康继续遭受损害。
尽管画面令人作呕,但请执法者、生产者、销售者、家长、网民和孩子们都看看辣条生产的调查报道。思考一下,对于如此恶劣的零食,除了编段子、传段子,我们各自还应该做点什么。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封寿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