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医院

找专家

查疾病

约门诊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曝光台

美国女孩服用后欲跳楼!奥司他韦副作用要留意
发布日期:2018-02-28

  因对流感有疗效且需求量大,抗病毒药奥司他韦一度被贴上“神药”标签,在多地出现断货,供不应求。然而,最近奥司他韦却因安全性问题遭质疑,原因是有患者服药后出现幻觉、自杀等危险行为。

  近日,北京市卫计委发布提示,不建议奥司他韦作为家庭小药箱的常备药物自行使用。健康时报记者发现,奥司他韦是否会导致异常行为尚不明确,但公众用此药时仍需充分警惕。

  美国女孩服用后欲跳楼

  奥司他韦,英文Oseltamivir,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防治流感药之一,经过人体代谢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I),抑制新的病毒颗粒形成,减少病毒体内传播,缓解流感症状。

  该药于1999年获得美国食药监局(FDA)批准,2006年获批进入中国市场。2010年,随着全球性甲型流感的流行,奥司他韦被添加到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清单中。

  不过,1月15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一则报道引起全球公众注意。美国得克萨斯州一位6岁女孩服用奥司他韦后产生幻觉并试图自残及跳楼。随后,女孩被父母送进医院。医生表示,该药罕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神经系统疾病,虽然这种严重副作用非常少,但情况确实存在。

  2017年11月,流感在日本大面积流行,但患者服药后从高处跳下等异常行为也曾出现,日本厚生劳动省专门发出提示信息,留意药品副作用。提示中不仅是奥司他韦,其他抗流感药也具有同样风险。

  在国内,随着1月9日国家卫计委发布最新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奥司他韦被作为首个推荐的抗病毒药物,一时间在各地被一抢而空,“药品断货”的新闻频频出现,甚至有不少人将其认定为家庭常备的万能神药。

  一药难求之时,国外曝出的这些安全问题和警示信息,让这款热销药陷入争议中。

  尚不确定是否为药品不良反应

  事实上,目前争议焦点在于,患者出现幻觉和自残行为,到底是否是因服用奥司他韦造成。

  在美国CBS的报道中,援引了基因泰克公司(美国市场的奥司他韦由基因泰克名下销售——编辑注)发言人的声称:曾报告有流感患者,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在服用奥司他韦期间出现精神错乱事件,但一些未服用的流感患者也出现过这些事件。

  2017年11月26日,日本厚生劳动省曾分析了这种因果关系。报告显示,在服用流感抗病毒药物之后,有患者出现突然逃跑、试图跳出房间、四处游荡等异常行为,2009年4月至2017年8月底,甚至已经报告了八起死亡案例。

  日本最近的研究结果报告了以下事实:不论服用哪种类型抗流感药物,都可能出现异常行为;一些未服药物的流感患者,也可能出现类似的异常行为。

  除了日本卫生部门研究外,美国FDA儿科咨询委员会2005年和2006年也对奥司他韦不良反应事件收集分析。但情况相似,一直未能肯定这些事件是单独由药物引起还是流感的一种表现,或是药物和疾病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些异常行为是否因药物造成,目前还不清楚,但奥司他韦的不良反应需长期监测。

  为此,早在2007年6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修订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说明书的通知》,要求该品说明书注意事项下增加以下内容:自磷酸奥司他韦上市后,陆续收到流感患者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发生自我伤害和谵妄事件的报告,大部分报告来自日本,主要是儿科患者,但磷酸奥司他韦与这些事件相关性还不清楚。在使用该药物治疗期间,应该对患者的自我伤害和谵妄事件等异常行为进行密切监测。

  孩子服药后家长应密切监护

  目前,无论是中国、美国还是日本,奥司他韦始终是作为一种重要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在使用。不过,专家仍提醒,使用该药时应该严格注意。

  1月19日,北京市卫计委就“如何正确使用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请专家解答。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主管药师王华光表示,奥司他韦为处方药,使用权应交给医生,不建议自行判断使用。

  根据国家卫计委给出的最新治疗方案,在抗流感病毒治疗时,开始给药时间应尽可能在发病48小时内(以36小时内为最佳)。对于就诊时病情严重、病情进行性加重的病例,即使发病已超过48小时,也应及时用药。

  同时,不同年龄、体重,使用奥司他韦剂量也有所不同;肾功能不全者,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剂量;危重症患者必要时可增加剂量或延长疗程;预防用药时,如果因胃肠道反应提前终止用药,奥司他韦使用不当,易产生耐药性。所以,奥斯他韦的使用,应由专业医师决定。

  王华光药师提醒,应以正确态度看待奥司他韦作用及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是否出现不适或神经精异常,小儿应在家长监护下使用药物。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同时,日本厚生劳动省也专门提示,监护人在孩子流感确诊后的头2天内,无论是否服用流感抗病毒药物,都不应让他们独自呆在家,并且注意关好门窗。

  (来源:健康时报)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