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是指听觉系统中的传音、感音以及对声音综合分析的各级神经中枢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从而导致听力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失。
据了解,我国听力障碍儿童总数达460多万人,7岁以下听障儿达80万人,每年还将新增听障新生儿3万余名。
父母如何发现孩子听力有问题?
一个健康、正常的小宝宝,他的听觉及语言会按如下的进程一步步发育:
降生到出生后3个月:小宝宝突然听到60分贝以上声音时,会出现浑身抖动、两手握拳、前臂急速屈曲或皱眉、眨眼、睁眼等活动。
4-6个月:对声音有反应,可辨别出妈妈的声音。可以在妈妈对自己说话时,用眼睛注视着妈妈,或在听到妈妈的声音时停止活动,将头转向声源。
7-9个月:能主动向声源方向转脸,即有了辨别声音方向的定位能力。
10-11个月: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能学说“妈妈”“爸爸”,听到悦耳的音乐,上下肢能随音乐有节奏地运动,对语言有丰富的应答。
1岁-1岁半:能按照听到的语言作出反应,当问“鼻子、眼睛、嘴在哪儿”时可用手指指点。此时,小宝宝学习语言的优等时期开始了。
1岁半-3岁:可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识。
3岁-4岁:能背诵儿歌、讲故事,这也是丰富语言或语言学习发展时期。假如孩子表现不同,建议及时到医院作进一步听力筛查。
除上述表现,还有些异常行为容易被家长忽略,需要提醒家长警惕,常见的异常反应表现如下:
■听觉反应迟钝
宝宝在新生儿-婴儿期晚上反复哭吵不能入睡,可能是耳朵痛,只能用哭吵来表示;入睡后异常安静很少被大声吵醒;叫名字不回头次数较多;对大声有反应,小声不理会;对拍手关门声有反应,对铃声不敏感;听声音时习惯将头转向一侧。
■言语发育迟缓
10个月仍不会发“baba”“mama”简单叠词等声音;一岁半时仍不会说1-2个有意义的词;2岁左右只会说1-2个词,如“爸爸”“妈妈”;某些音发不准,如“3”“4”“10”等;只会重复别人的话,不理解别人说话的内容。
■日常行为及交流
小孩说话声音较响,反问较多,而且在看电视时,音量较大;与孩子交谈时总是发出“啊”的疑问,需重复几遍才能让他听清楚;唱歌或做操时,常跟不上节拍;注意力不集中,常常答非所问;近来一段时间反复感冒,容易得中耳炎;曾用过大量耳毒性抗菌素。
儿童听力障碍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呼之不应或表达不清等方面:
■呼之不应
儿童听力较差,对他人的呼叫反应迟钝或无应答,与别人交流时常会表现出紧盯他人嘴唇的动作,是听力障碍人群特有的读唇动作。当与听力障碍儿童交流时,常会要求交流者重新复述内容,或对交流者的问题答非所问。
■表达不清
听力障碍会导致儿童语言发育滞后于正常儿童,表现为发音较晚,或无法正常发音,家长可能会误认为是舌系带疾病。若为听力障碍的儿童,因无法准确模仿家长发音,可出现发音不清、发音错误等典型症状。
■其他表现
儿童语言发展不好,缺乏沟通、交流的能力,在性格上可能会变得比较孤僻,与人沟通困难,此时家长应该引起重视,及早进行听力方面的检查。毕竟听觉言语能力一旦错过发育关键时间,会出现严重障碍,及时干预听力问题对孩子的康复有质的变化。
当儿童存在听力障碍时,建议家长及时带儿童前往医院就诊,明确儿童是否存在听力问题,并及时进行治疗,以改善儿童的听力,如可配助听器或者植入人工耳蜗等。
(来源:文汇报 作者陈文霞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