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提高,肠息肉的检出率逐渐提高。
结直肠息肉,简言之就是结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起的赘生物,一般由电子肠镜窥得抑或影像学检查作出诊断。
其广泛见于全结肠及直肠,病理组织学上大体分为两大类——肿瘤性息肉与非肿瘤性息肉。
结直肠息肉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但因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一般在症状较轻或无症状时很难引起注意,易被忽视,患者一般在出现便血、黏液血便等情况时才会就诊,甚者已发生癌变。
此外,因其与痔疮等肛门疾病相似,又容易误诊。
因为结肠息肉有一定的向结肠癌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腺瘤性息肉,被广泛接受为癌前的病变。
目前认为结直肠息肉形成是因为肠干细胞自我更新、增殖、分化乃至凋亡失去平衡,这些失常是由于该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发生紊乱。
什么原因导致肠干细胞“失常”?
目前有四个因素被认为可能导致肠干细胞过度增殖或分化不成熟:
1、环境因素:
动物脂肪高含量摄入,可能通过改变大便中胆酸浓度的作用而引发结直肠腺瘤乃至结直肠癌,此外,热量摄入过多、肥胖及钙与维生素D摄入不足等均可能导致结直肠腺瘤发生。
食物纤维可以通过将水分纳入来稀释肠内残留浓度和增加粪便的容量,从而使粪便通过大肠的时间减短,减少致癌物质和大肠黏膜接触的机会。
2、遗传因素:
高达50%或更多的散发性大肠腺瘤或癌显示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例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其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由第5染色体长臂基因突变引起,有明确家族史。
3、疾病因素:
炎症性肠病、血吸虫病、慢性细菌性痢疾及慢性阿米巴肠病可能伴发肉芽肿、炎性或假性息肉。
4、其他因素:
研究表明结肠息肉与胆囊息肉样病变存在一定相关性,特别是腺瘤性息肉。
幽门螺杆菌IgG血清阳性患者结肠腺癌瘤发病率较正常人明显升高。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
肠镜检查发现息肉怎么办?
对结直肠息肉的处理,主要遵循这样的原则:
增生性或炎性息肉中体积较小的,考虑其癌变可能性极低,可以观察,暂不予处理。
相对体积较大的,而且病理组织学诊断为腺瘤性的息肉,应予以处理,从而避免息肉存留在体内可能发生的出血、梗阻甚至是癌变等情况。
根据息肉的形态选择处理方式,有蒂息肉或无蒂的小息肉可经内镜摘除,如>3cm的无蒂息肉应予以手术切除,而后定期复查随访。
内镜下治疗结直肠息肉方法很多: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高频电凝电切、氩离子凝固术、激光、冷冻等。
内镜医生会根据形态、大小等情况,用适合的治疗方法来处理结直肠息肉。
结直肠息肉术后要进行健康的饮食管理,不吃辛辣刺激、生冷粗硬的食物,不饮酒、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
【重点提示】
结肠癌防治重点在于早期发现、诊断,尽早治疗,以期根本治愈。
有消化道症状的,建议进行肠镜检查,尤其出现反复腹痛不愈、大便性状改变、粪隐血阳性、体重减轻、不明原因贫血等情况,更要及时进行内镜检查。
没有症状的,建议45岁以上一定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有肠道肿瘤家族史的,更要将检查的年龄提前。
总结来说,健康饮食、定期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息肉时,及时处理,不谈癌色变。
(来源:文汇报 作者秦艺文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消化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