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其病因复杂多样,大多数眩晕患者可能首先可能首先考虑的是:“我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颈椎出了问题?”,而对耳朵引起的眩晕了解和关注甚少。耳朵怎么会引起眩晕呢?其实,人类的耳朵不仅是用来听声音,其精细的内耳结构是维持人类平衡的重要器官,耳就像一个天枰的两端,任何一侧的功能失调都会打破这种平衡状态,引起眩晕、头晕及走路不稳等症状。耳石是内耳中椭圆囊和球囊上感受重心变化的碳酸钙结晶,在显微镜下看似石头,故名为耳石。正常情况下耳石粘附在耳石膜上,但是当某些因素诱发耳石脱落进入内耳淋巴液,便会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引起眩晕,称为耳石症。
耳石症的眩晕特征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它是指症状的发生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活动有关(常常由头位变化引起),比如起床、翻身、仰头等,激发头位(患耳向下)时出现眩晕症状,每次诱发的需要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一般少于一分钟。其它症状可包括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头重脚轻、漂浮感、平衡不稳感以及振动幻视等。
什么样的人易患耳石症?
中老年人群中较为高发,尤其是60岁以上的女性。这与耳石随年龄增长逐渐退化有关。其它高危因素包括骨质疏松、偏头痛、外伤及手术、感冒中耳炎等炎症、剧烈运动、长时间低头、睡眠不足、精神刺激及不良情绪等。
耳石症的分类及诊断
我们每侧都有三个半规管,耳石脱落后进入每种半规管引起的眩晕特点不同,因此,将耳石症分为上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及水平(外)半规管型。后半规管一个开口向上,耳石最容易进入,因此,临床上90%的患者为后半规管型耳石症。根据Rolltest及Dix-Hallpike试验对患者进行检查,通过这两种检查过程中观察到的患者眼震方向,特点及与体位的关系,可以对耳石症的类型进行判断。眼震持续时间小于1分钟,可判定耳石漂浮于管壁内,称为管石症;震持续时间大于等于1分钟,则判定为嵴帽结石症。如诊断有困难,可行前庭功能检查,听力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因学检查等进行鉴别诊断。
耳石症的治疗
一旦诊断为耳石症,耳石复位是目前治疗BPPV的主要方法,操作简便,可徒手或借助仪器完成,效果较好。复位时应根据不同的半规管类型选择相应的具体方法,如后半规管型建议选择Epley法,Semont法等;水平(外)半规管型可采用Barbecue法、Gufoni法等;上半规管可采用Yacovino法等。
耳石症的预防
1.起身躺下速度不宜过快,尤其中老年,避免过度剧烈运动。
2.作息要规律,不要过度劳累,避免熬夜
3.稳定情绪,调节心里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4.控制血压,戒烟戒酒,
5.避免同一个体位尤其低头时间过长,远离噪声
6.季节交替注意保温,避免感冒
7.注意补钙,积极防控偏头痛、骨质疏松、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