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医院

找专家

查疾病

约门诊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焦点新闻

警惕糖尿病“无糖”食品的“地雷”
发布日期:2021-02-07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中最基本的措施,市面上也为糖尿病患者准备了所谓“无糖食品”和“无糖饮料”。这些“无糖食品”真的适合糖尿病患者吗?

  所谓“无糖食品”,根据国家标准规定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一般则是指不含蔗糖、葡萄糖等的甜味食品,作为对应于糖的替代物被加入食品中的甜味剂包括木糖醇或低聚糖等不升高血糖的品种。这些号称“无糖食品”食品中比如“无糖饼干”,其基本的原料仍是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实际上,淀粉在体内起的生理作用就是葡萄糖。人吃进去的是“不甜”的淀粉,在肠道里吸收缺是葡萄糖,最后身体用来作为“能源”物质的也是葡萄糖。这也会影响血糖的升高。至于饼干里面加的辅料是白砂糖还是木糖醇其实关系不大,因为就算饼干里加的白砂糖也是很少量的,对血糖影响很有限。所以很多患者买了很贵的“无糖饼干”,吃了以后发现与吃普通饼干相比血糖差别并不明显。

  除了饼干,人们还很喜欢喝可乐。从可乐的营养成分表就不难看出,一罐330毫升的可口可乐中含有糖35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我们每天摄入的糖量不超过50克,最好要控制在25克以下,对于正在减肥或者想要减肥的人群,可乐可以说是一种杀手,根本不建议饮用。那么“无糖可乐”呢?标签上还有“0卡路里”,网络上甚至还说“无糖可乐”可以减肥。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无糖可乐的甜味完全来自于甜味剂,比如说阿斯巴甜、三聚蔗糖、安赛蜜等物质。对于甜味剂而言,少量添加就可以产生高强度的甜度,例如阿斯巴甜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那效果可想而知。对于甜味剂而言,的确不会产生能量,但是这也并不代表着喝了无热量的无糖饮料后就会减肥。科学研究早就发现,喝了添加了大量的甜味剂的饮料后也会增加肥胖和超重的患病几率。

  人和动物的大脑存在这样的机制,如果做某一件事感觉到开心和愉悦,那大脑就会给你发信号使你总做这件事。糖可以刺激大脑产生饱食信号,告知身体已经吃饱可以停止了;但是甜味剂并不会,反而使你总是觉得“吃不够、吃不饱”,更加刺激人的食欲。

  对于减肥和降糖,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理念。无论是有糖的还是所谓无糖的食品偶尔吃点,问题并不大,但是还需“浅尝辄止”。对于饮食管理,要有正确全面的科学认知,不能再被网络上一些似是而非、貌似有理的说法忽悠进了“雷区”。

  作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 于浩泳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