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中华武术的一枝奇葩,是一种身心合一的传统锻炼方法,更是极富中国特色的古老的东方文化。
练习太极拳,除全身各肌肉群、关节需要活动外,还要配合呼吸及意识活动。太极拳动作缓慢、走圆划弧,屈膝坐髋、重心低沉、前后连贯、连绵不断,又因太极拳动作温和,没有精神及体力上的高度紧张,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是中老年人健身运动的最佳选择,可以有助于摆脱病态心理,起到辅助治疗的功效。
太极拳运动的一招一式强调人体的整体性、协调性。太极拳也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讲究的是内练一口气。练拳时尽可能做到柔、缓、松、轻相结合,采用匀细深长的呼吸。不但可以提高“吐故纳新”的效果,同时也能改进血液循环和内脏活动机能。长期打太极拳的老年人,其平均血压为134/80毫米汞柱,而对照组为154/82毫米汞柱。打一套太极拳约可使收缩压下降10毫米汞柱。
●九旬前辈习拳有度贵在坚持 曾获得多项国际武术大奖的金丹太极拳48式编创者王继振,2011年在华山世界著名武术家大汇演中,年已九旬的王老获杨式太极拳第一名。在这次华山武术巅峰交流大会上,年龄最大的他徒步翻越三座主峰后,居然身手矫健,舞剑生风,令武术同行啧啧称道。这位太极拳前辈曾说:“生命在于运动,锻炼要坚持,动作尽量到位,但老年人不能过度,要讲究平衡。”
●九旬老太拳迷 每天早晨6点半光景,杭州古东社区的广场上,都会有十多位老人聚在一起打太极拳。那位满头银发、一身鲜红运动装的老人特别引人注目,她就是年已九旬的倪竹君。她说自己学的是杨式的4套太极拳,易学易记。每天锻炼1小时,一整天都觉得很爽气。如果遇到下雨天,她就会到小广场边的凉亭里打拳。一起练拳的老姐妹们介绍说,倪竹君的记性特别好,老姐妹的电话号码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每天要打太极拳的百岁老人 浦东新区南码头街道有一位百岁老人,他叫李名球。老人爱好运动,每天要打一套24式太极拳,已坚持十多年。李名球说,太极拳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之所以具有保健功能,其奥秘在于“一动无不动”的身体活动,能给各组织器官一定强度和量的刺激。对于老年人和患慢性疾病者,常年打太极拳能推迟器官结构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变化,能有效地起到健身、疗疾和益寿的作用。
●太极拳助他成寿星 上海市区百岁老人吴志铭,上世纪60年代在疗养院休养期间学会了杨式太极拳,返厂后天天练习太极拳。几年下来,他打的太极拳已似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拳式沉稳圆润,柔中见刚。许多人见了,都要拜他为师。他对学拳者是这样说的:太极拳打得好,习练者的意、气、形、神趋于圆融一体,只要认认真真按要求把一套太极拳打下来,就会感到气充血畅,身轻体爽,精神饱满,浑身舒服。退休以后,吴志铭仍然坚持打太极拳,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小区绿化带打拳半小时,然后再吃早餐。“坚持到底,必有好处。”吴志铭打了半个多世纪的太极拳,终于登上了百岁寿星的宝殿。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毛颂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