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众健康>>疾病防治

记录排尿日记 让患儿不再夜里“画地图”
发布日期:2015-10-28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儿科疾病具有鲜明的学科专业性。第三届东方儿科大会日前在本市举行。大会邀请了国内外著名的儿科学界领袖人物,就当前儿科面临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在通往精准医疗的道路上,儿科学发展迈出了坚实的脚步。在此,撷取众多话题之一粟,为有尿床儿童的家庭详解对策——

  儿童遗尿症,俗称“尿床”,在临床上指5周岁以上孩子夜间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发生无意识的排尿。据统计资料表明,夜遗尿的患病率非常高,约16%的5岁儿童和10%的7岁儿童患有遗尿症,并且有2%-3%左右的患儿会一直持续到成年。

  遗尿问题经常被低估,但它带给患病儿童的危害巨大,可严重影响患儿自尊心与自信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动空想与孤僻等心理异常,甚至导致人格障碍,是目前威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尿床是儿童的第三大创伤事件,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夜遗尿使得孩子不敢参加在外过夜的集体活动,如夏令营;不敢在亲戚朋友家中过夜;甚至可能不敢带同学回家。同时,孩子尿床也严重影响家长的生活质量,半夜更换被褥、清洗等。

  国际小儿尿控协会和欧洲小儿泌尿外科协会联合宣布设立“世界遗尿日”,呼吁更多的儿科医生投入临床研究。中华儿科学会肾脏学组副组长、上海儿科学会肾脏学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徐虹教授介绍,遗尿症的病因比较复杂,可能跟遗传、生长发育延迟、心理等各种因素相关。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观点是:孩子夜间尿量的产生超过了孩子的膀胱容量,同时孩子不能从睡眠中醒过来。徐虹教授列举了几个主要原因,概括起来有:

  ■ 缺乏一种化学物质,叫做“血管加压素”。这种物质在晚上会分泌得更多,告诉肾脏少产生些尿液。所以,即便孩子的膀胱容量是正常的,缺少了这种物质,膀胱也不能储存这些多余的尿液。

  ■ 孩子的膀胱容量不够大,储存不了他/她整晚的尿液。

  ■ 充盈的膀胱没有向大脑发送信息,把孩子叫醒起来上厕所,那膀胱就会自己排尿,这样就发生了尿床。

  ■ 便秘期间,粪便会积压,并压迫膀胱,这样膀胱就很难把尿“憋”住留在膀胱里。

  ■ 有时候,如果孩子在睡前喝了太多饮料,也会引起尿床。

  尽管如此,有不少家长对于夜遗尿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认为这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会自愈的疾病,而不去寻找治疗;或者“病急乱投医”,患儿无法得到正规的诊疗;甚至有家长认为这是孩子的过错,而责骂打罚孩子。这些行为都可能导致孩子的病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反而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尿床不是任何人的错,这是一个常见的疾病症状,它能够且应该得到妥善治疗。

  药物和报警器治疗是目前较为推崇的两个治疗方法。徐虹教授特别建议所有发生夜遗尿的孩子的家庭都记录排尿日记,家长的主动参与不容小觑,能使遗尿病达到精准医疗。排尿日记一般至少记录7个晚上,包括排尿时间、排尿量、喝多少水分、尿失禁、膀胱当时的感觉、症状等。排尿日记比较客观,不需要花钱,不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不影响孩子的生活规律,准确性比较高。国际上很多学者正在从事这方面的数据整理分析,通过排尿日记,把有症状的遗尿患儿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运用报警器治疗或药物,最终提高疗效,早日痊愈。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袁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