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众健康>>女性心理

剩女是时代的产物?
发布日期:2006-11-28

  一对安徽姐妹的婚恋之途,似乎是这个时代不同女性的分层典型――

  21岁的小莲,初中毕业,南京长三角图书市场营业员,月薪1500元。到南京打工6年,小莲的这个冬天最灿烂,因为,她就要结婚了。男孩子本科毕业,做房地产企划。

  小莲的表姐,27岁的小荣是表姐妹中读书最好的,在老家读了师大之后,当了1年老师,又奋力考到南京大学外语系读了研究生,如今在某高校任教。年关将近,单身的小荣脸上表情有些微妙,她自嘲着说:先给小莲当伴娘,不过伴娘当多了就嫁不出去了,听说28岁就是“剩女”……

  “剩女”,教育部曾把网民创造的这个诙谐词汇列入171个汉语新词之一,并进行释义:

  大龄现代都市单身女性,她们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因她们择偶要求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而变成“剩女”。

  城市剩女,正越来越多,北京号称已有50万……

  为什么剩(1)――

  “再成功的事业女性,嫁不好还是‘败犬’”

  在和中国文化相近的日本,剩女叫“败犬”。这说法源自日本女作家酒井顺子的散文集《败犬的远吠》,又由电影《败犬女王》传播扩散,认定年过三十的未婚女性,无论事业上多有成就、在职场多叱咤风云,只要未婚就是人生战场上的一只败犬。

  无论是剩女还是败犬,朱姝好像是这个解释的活样板。

  身高1.70米的南京女孩朱姝,家境优良,相貌虽不算惊艳,但也温婉知性。多年前澳洲深造后在澳大利亚做起了银行职员,然而一直没有找到意中人。于是,她带着澳洲绿卡回了南京,到了某银行当中层,年薪10多万,只有国外的数分之一。身边的亲友为她不断介绍对象,走马灯一样看了很多个,却没有一个成功。大家问朱姝:你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人?朱姝总是一脸无辜:我要求很简单,就是条件相当,形象过得去,彼此看得顺眼。大家说:你说的低调,其实心里还是条件高,什么叫顺眼?顺眼最难!

  南京卓邦真爱单身贵族俱乐部婚姻分析师李艳说,中国人找对象是阶梯性选择。假如按照人的条件分成ABC等的话,A男会选B女,B男选C女,C女则要找B男,B女要找A男,那么A女怎么办?过去的社会基本上男人执掌天下,可以和A男等量齐观的A女很少,现在,社会发展了,女性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大提升,A女越来越多,自己占了A,最少也要找A男,有可能还要找A+男,这样的话,男女之间的选择产生了严重的错位,A女只好被剩下。

  卓邦号称是南京最高档的婚恋机构,这里的客户分成VIP和猎婚两类。VIP客户入会费千元起步,猎婚客户入会费万元起步。这两类客户当中还根据年龄再细分。女性分成25岁以下、26-32岁、32岁以上等等,年龄越大,入会价格越高,而在同样价位上,男性年龄则要老的多。从价目表上看,女性的婚恋黄金年龄大约是25岁以下,男性是28岁以下,女性次黄金年龄是26-32岁,而男性的次黄金年龄则一直延伸到45岁。

  在婚姻分析师眼里,“剩女”凭借自己的经济能力、社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自认为是A女,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其实在婚姻市场上会逐级降到B、C 级。而李艳也直言,40岁左右离异的有孩子的男人很难“伺候”,因为这类男人也自居A男,喜欢找小十几岁的年轻女孩,“完全是为了面子”,不幸的是,这样的男性越来越多,更加剧了“剩女”现象。

  江苏省委党校社会心理学教授黄菡说,传统的两性观念中,高攀是成功的,低就是失败的,这一点至今未变。女性地位的快速提高和她们自身以及整个社会择偶观念的滞后,决定了她们会被剩下。

  为什么剩(2)――

  80后:艰难人生谁敢低就?

  70后:爱人同志在哪里?

  一份针对大龄男女单身青年的调查显示,在至今没结婚的原因中,38。6%的人归结为“工作太忙”,22。5%的人认为自己“社交面太小”,还有12。9%的人是因为“经历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10。3%的人“不想结婚”,其他各类原因占15。5%。

  除去这些男女共性原因,天涯上的一位网友总结“剩女”为何剩下说:要么特现实,要有钱有钱再有钱;要么特浪漫,要很爱很爱很很爱――这话在婚姻分析师那里得到验证。李艳眼中70后和80后的“剩女”有着不同的风格:“80后特现实,70后特固执,浪漫主义,活在童话世界里”。这两种特征恰好是不同年代、不同社会在不同年龄女性身上打下的鲜明烙印。

  生于1981年的张丹说,你知道我们成长的是什么年代吗?不等答话,已从MSN上发送过来一段网上广为流传的强文:夫80后者,初从文,未及义务教育之免费,不见高等学校之分配,适值扩招,过五关,斩六将,硕博相继,寒窗数载,二十四乃成,负债十万。觅生计,背井离乡,东渡苏浙,披星戴月,秉烛达旦,十年无休,蓄十万。楼市暴涨,无栖处,购房金不足首付,遂投股市,翌年缩至万余,随抑郁成疾,入院一周,倾其所有病无果,因欠费被逐院门。寻医保,不合大病之规,拒付,无奈带病还。友怜之,赠三鹿奶粉一包,鸡蛋数枚。翌日,卒。

  “这当然是搞笑夸张,但80后确实是生存压力巨大的一代”。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广告系的张丹说,我毕业后就在南京、上海、杭州为工作辗转,现在终于在杭州一家不错的公司落脚,但是非常辛苦,每个月有20天在全国各地出差。我自己的生活都如此辛苦,怎么敢再把婚姻寄托在一个经济条件不如我的男人身上,那我的生活质量岂不是还要下降?   著名的两性问题专家李银河认为,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增大和社会阶层的剧烈变化,婚姻与职业一样,成为获取优势资源的手段――这对于成长于市场环境中的“80后”有着极其现实的意义。

  和张丹的代言文本不同,毕业于厦门大学国际贸易系的“70后”季晓悦说,她20多岁时憧憬的是《爱人同志》那样生死与共的爱情:每一次闭上了眼就想到了你/你像一句美丽的口号挥不去/让我相信你的忠贞/我不后悔/即使付出我青春的血汗与眼泪……

  季晓悦刚工作时曾经有过一段真挚的恋情,但是却无疾而终。“可能是这段感情质量太高,后来遇到的人和感情,总是不能如愿。很多人对我说,再遇到纯粹真挚感情的机会近乎渺茫,但是,希望自己的爱人能和自己志同道合琴瑟相和,难道不是基本要求吗?我愿意等。”

  70后女性的青春期是中国文化思潮的浪漫主义时期。那个年代,市场经济大潮没有眼下这么迅猛,她们多多少少有着浪漫的爱情观。但是,爱未到手,人就被市场洪流挟裹而去。随着阅历的增加,他们的已婚同龄人,目前则大多处于婚姻的多年之痒中。婚姻中“一地鸡毛”的琐碎和压力,更让越来越理性的她们视为畏途。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